帕金森病有哪些临床特征?

如题所述

(1)震颤。多数病人以震颤为起始症状,上肢的手和手指最明显。老年人静坐,双手放在膝部时,不易检查出静止性震颤,在行走、焦虑和兴奋时才出现。手指震颤时似搓动小球,故称“搓丸样动作”,而在入睡后消失。下肢震颤最明显在踝部,最后累及下颌、口唇、舌和头部。老年人发生肺部感染等疾病时,震颤可完全消失,随着感染好转,全身情况恢复而震颤再度出现。

(2)肌肉强直。表现为锥体外肌张力增高。犹如弯曲一根软铅管一样,故称之“铅管样强直”。在肢体伸屈时,感到均匀阻力上有与震颤节律一致的断续停顿,像齿轮转动一样,故又称“齿轮样强直”。患者面部表情缺乏,两眼直视,很少眨眼,像戴了假面罩,呈“假面具”样面容。这些肌肉强直的表现或轻或重,见于所有帕金森病患者。

(3)运动减少。这是一种特殊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减慢,启动困难,幅度变小。转身和行动困难,星小碎步态,两足擦地而行,两上肢无相应的摆动。行走起步困难,一旦起步,向前直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和转弯,称为“慌张步态”;因声带功能减退,呼气压力不足,说话声音低如耳语,构音不全,重复言语或口吃,甚至不能发音,统称为“慌张言语”;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书写困难,写字弯弯曲曲,床上翻身、扣钮系带、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都发生困难,不能完全自理。

(4)其他神经精神症状。常有唾液增多,口角流涎,皮脂外溢(呈油脂面),出汗增多。尚有体温偏高,下肢浮肿,顽固便秘。部分患者可有记忆、判断、自制等减退,偶有幻觉、妄想、抑郁症状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静止性的震颤,患者起病时从一侧上肢或者下肢,开始出现静止性的成震颤。手部的震颤成搓丸样的动作,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发展到对侧的肢体出现四肢的震颤。第二、运动的迟缓和肌强直,患者在走路的时候可以出现走路的启动比较困难,或者坐以后站起来,启动也比较困难,呈前冲步态,也叫慌张步态。第三、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以出现精神症状,有的表现为幻视,还有些患者会伴有睡眠障碍、便秘等。随着疾病发展最后会出现完全丧失活动能力,需要卧床,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上的三点。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帕金森病本身属于一类慢性神经功能退行病变,会随着时间不断加重症状。因此帕金森病本身是很难医治的。古时《证治准绳·杂病·颤振》说道:“颤者,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其亦有头动而手足不动者,手足动而头不动者,皆木气太过而兼火之化也。”指出了本病的临床特征。卢顺义认为,帕金森属于中医“颤证”范畴,主要累及肝肾,致肝肾亏虚,痰瘀内生,阻滞脑络是发病基础,以致肝风内动。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动静平衡失调,导致不能维系动与静的互相协调、互相约束的平衡关系,故发为肢体震摇不止。

上方清颤汤基于卢老近四十年中医精华总结,以四诊中的望闻问切,对于帕金森,以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在多年临床经验以及大量患者治疗典例的基础上,以平肝润结,熄风通络,用以对症帕金森震颤之症,在阶段性的调治过程中,促使大脑的细袍得到函养,以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而得出病因病灶,归纳证型,来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治疗,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上方清颤汤对于帕金森,是从整体观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从整体观念来出发,分阶段进行针对调治。在及时调治之外,还利用季节来进行防治。卢老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与丰富的知识储备,结合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卢老自身的独特的认知而成,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合理应对调治帕金森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