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生活的问题

如果说学佛可以使那些虚幻的东西不必那么执着且又看得很淡。
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在社会上始终是个了不起眼的人呀,一辈子都是个平平凡凡的人。因为没有事物做为自己的动力啊?
如果真的看得很淡,那以后恐怕是不是连自己的口饭都吃不饱啊?可问题是我们把那些虚幻的东西不执着了,最后我们连个做某事情的目标都没呀?
我知道佛主要是讲精神方面的,如果物质没满足于当下,还有条件谈佛吗?
唉,我现在都分不清人到底是先有虚荣心还是先有上进心
我举个例子,我原本很穷,但是又看见人家条件很好,我却又不得不去努力去挣钱呀!
这些问题是我和我爸谈论出来的问题,因为我还小,16岁,接触佛教也才几个月。
所以请大家开示呀!!!!
感激不尽!

佛法正是和生活融于一体的,并不只是一味的研究理论啊,佛法是极为重视实修的。
其实任何生活中的行为都可以用来修行,比如你在刷牙的时候可以希望众生都能清净口业,口吐莲花,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想众生都能吃饱吃好,甚至以禅悦为食,甚至在大小便的时候都可以想众生的罪业都能随之冲洗干净等等。发心是随时都可以的,这样的修行能让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佛法的法喜里。

其次,要积极主动的去行善,这个也是很实际的东西。比如说日行一善,真要能做到每天都坚持做一件好事也不容易啊,可以从现在开始,为妈妈捶背,做饭,为爸爸打洗脚水,买早点等等,只要能坚持下去,日行一善,也是实际的利益他人,同时也利益自己,这也是一种实践佛法的途径。

最后转帖一篇非常有意义的佛经,我看到后真是觉得如获至宝啊!分享给您,愿您早日得大道,时刻法喜充满!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着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着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受阇梨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若见城廓,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辨,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9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个人觉得更多的是要禅悟,就是自己去领悟生活的境界。
其实什么都需要自我去参悟的,在佛教的思想里,虚荣不好,得有上进之心,其实我也不怎么懂,就是要从善。

给你佛言警句,希望你能在人生中有所感悟:

1.一切美的基础,在于一颗和善而乐于助人的心,这种善良的心理,使你的容貌显示出来就是如此美丽
2.无限的和善,是所有真正伟大人物所拥有的天赋和至宝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4.不要抗拒命运,不要抱怨因果,直接接受它,烦恼就会减少.当下放下,烦恼无奈你何
5.你给予人的,终究还是你的东西,而你所把持不放的东西,早已是失落的东西
6.人有两个耳朵,一个舌头,其意义在于使我们:多听少说
7.不可因一时兴起,而轻易的允诺别人
8.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9.一个成熟的人,多半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无论他们处在何种情绪状况中,他们对自己或别人都有一颗宽广的心
10.一颗祥和的心,要比一颗咒骂的心好多了
11.以你期待别人对你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人
12.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13.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4.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15.称赞是一种伟大的投资,不会带给你任何的损失,却能增长人际关系的融洽
16.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17.言语应该像夜空中温柔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夜的爆竹
18.在艰难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
19.如果以厌恶之情对待世界,就如同戴上墨镜一般—一片黑暗
20.常向快乐的一面去看,那就是成功的秘诀
21.只顾满足自己私欲而伤害对方的爱情是最丑陋的
22.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23.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24.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
25.稻穗结得越饱满,越会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熟,就要越有谦衡的胸襟
26.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27.有福方登贤圣地,无缘难入菩提门
28.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强的信念产生,所以凡是信念坚强的人,也就等于时刻都处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29.一个虞诚善信的人.本来就善神的护持,只要信念坚强,若遇到特发变故,虽不临时祈祷,也会逢凶化吉
30.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的这颗心
31.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会落空
32.人生不像梦,因为它太真实!人生不像酒,因为它太无味!人生不像棋,因为它不会重新来过
33.骄傲满假,意气自雄,不有奇祸,必有奇穷
34.”微笑”是你的随身宝,也是开启人际关系的金钥匙
35.有理不在声高,事实胜于雄辩,娓娓道来,胜过言词激烈,咄咄逼人
36.如果你能考虑到:"其实对方也是一个不幸的人"那么,你立刻会心平气和下来,不会再愤怒下去
37.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很快乐
39.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0.永远从对方的立场去想,从他人的立场看待事情,这或许是你一生成功的重要关键
41.将恩惠刻在石上,将仇恨写在沙上
42.当你清醒地注意到自己的心念,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现在的行为,也影响了你的将来
43.美要以德行来烘托,如此才能倍增美感与价值
44.不肯佩服别人长处的人,生活会缺乏趣味,因为他从来没有体会过欣赏的快乐
45.犯错出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46.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47.恶劣的习惯一旦引发,便会掩没真理美德
48.任何“放纵”,也许就是自我毁灭的开始
49.要使生命开花结果,必定要经过患难的洗涤灌溉,经常在安逸的空气中反会使生命花朵的枝条柔弱无力
50.如果我们不因别人的说法和做法而忙乱,心中必会安详得多
51.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
52.不要随心所欲,要随心教育自己
53.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4.为人处世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
55.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6.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57.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58.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59.假设你讨厌某一个人,那就尽你的力量去寻找他的优点吧
60.我们衡量他人的尺度,其实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见
61.喜好嫉妒的人,与其说从自己的事物中寻找快乐,不如说是从别人的事物上寻找痛苦
62.修心不问命,善报终会到
63.得人恩义且莫忘他,受人之托且莫误他
64.遇有原则问题态度果断,不可姑息
65.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66.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既是成就自己
67.最甜蜜的声音,是仁慈的话语,它永远带来阳光
68.想做个受欢迎的人,请先——静静地聆听
69.昨天不过是一场梦,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却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梦
70.看着这一天,因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在它短短的时间里,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
71.信仰,带给人生力量,也给生命带来希望
72.白日青天不可欺,举心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73.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施暗箭,祸延子孙
74.丧德之人如败家之子,不见其损,然日侵月削,便无立锥之地
75.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
76.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77.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和气致祥;骄傲满假,意气自雄,不有奇祸,必有奇穷
78.物成有败日,人生有死时,善人得好报,恶人有怨对
79.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80.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81.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82.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83.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84.凡是不为我们的良心所赞同的东西,我们必须对它提高警惕
85.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86.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不并难
87.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88.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89.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90.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91.伤害是无法被遗忘的,时间的魔力可以淡漠它,但不可以淹没它
92.顶天立地非容易,饱时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积善行仁敬天地
93.昨日今朝事不同,光阴过隙若秋风,何须奸谋何须恶,命里无时总是空
94.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95.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96.阴功须向生前积,孽债休教身后还
第2个回答  2010-03-19
对于在家的修行人,佛法始终以两条线路并进的。
第一,即消泯这些深执和烦恼。如常人对财物或者世间生活执着很深,而一旦有所失落,就郁郁寡欢,这是佛法所不承认的。生命追求的幸福和自由,若是建立在外物的基础上,就不可能获得圆满的实现。佛教的修行首先要面对这个问题。
但这里要注意另外一方面,如果觉得世间一切都完全丧失了意义,也并非佛法【中道】的意趣(佛教的中道有两种角度,这里从伦理的角度而言)。

这里引用一段
佛经中也把财富当做净财。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那么,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呢?
首先,来源是正当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鼓动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和地球的资源一样,人的福报也是有限的,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无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贪著财富的话,那么没钱时我们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知财富的无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恒的;了知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当我们真正能够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我们就不会被它所伤害。
“水能覆舟,也能载舟。”财富同样如此。财富本身并无所谓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为富不仁者以它来作恶,慈悲众生者以它来行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财富,我们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会,并且没有贪著之心,那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

作为世间人,我们不可能脱离财产而生活,事实上适当而充足的财产也是能够对生活起到一定的帮助,放弃一切的苦行观念原本就是佛陀在世所批评的对象。
正当积累财富,并且参照《善生经》所说进行生产和消费,这是佛陀对于一般人的教言。
在此之外,也就必须时时刻刻开始观修无常,包括对人生的思维,切不可沉醉在世间相对安乐的生活中。

大乘经中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末学和师兄是同龄人,现在也进入了上海数一数二的市重点高中,或可以自身的经历作为佛法并不消极的实例。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我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第3个回答  2010-03-19
  敬爱的木子78456123:
  很开心见到您与佛有缘!

  是这样的!

  不去执着,去看淡,
  并不是要汝不去管不去理任何一件事,而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感觉,可以知,可以做。然而,我们更要明白一点,究竟这人生的一切事物,只是一个「相」,我们生活在「相」之中,却不可以被「相」所束缚,完全要自主。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甚至可以非常努力的去完成一切事务的「相」,这些行为是「精进」。

  但,心念却不滞留在任何事务,不执着任何事务,经常是自在的。

  这是经中的一句话:

  「对于一切的外界的事务皆善于分别,但,内心真实的境界是不动而自主的。」

  法王实实在在的告诉大家,唯有如此,才能:

  精进而不执。

  努力而不执。

  假如,我们教导人们,不要去思想什么,把脑袋完全掏空,不要去做任何事,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做,这就是「顽空」。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变成了「隔绝的」、「疏离的」、「死寂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让世人全跌入迷迷糊糊的不知不觉的空洞之中。

  所以,法王说:

  努力去做。

  但不执着。

  若努力去做,有了执着的见解及态度,一切烦恼一切妄想便由此而生。

  若努力去做,没有我执,完全为了慈悲他人,「自他无分别」,一切烦恼便消杳不见。

  前者是「有事」。

  后者是「无事」。

  「有事」与「无事」是如此而已。

  为什么「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净土」。这「直心」,就是「努力」,但不执着一切的「成就」,不执着「我」,不执着「谁先谁后」,不执着「谁赢谁输」,不执着「谁对谁错」,也就是不执着「自他」。

  法王实实在在的告诉大家:我认为「无事」才是真正的烦恼解脱,「无事」是一种觉悟的智慧,世人都是「有事」的,只因世人的心都迷乱了,都充斥了「妄想」及「烦恼」。只有真正的圣人才能领悟「无事」,才是超越的超越,这种领悟一发露,所有的智慧便全部流露了。

  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家一起明心见性,自主生死!
  同证菩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3-19
可以先看看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有个对佛法整体的正确认知。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世人都求财富、智慧、健康长寿,都是可以求得到的,问题在方式方法,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森罗万象,也包含这部分。

生财之道

(990301早餐)
【因果与布施】

无论古今中外,一切众生对於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无不羡慕、追求。佛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世间最难的是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见性、成佛作祖,这都能求到。而富贵、健康、长寿,以佛法的观念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求不到的道理。我们所希求的是果报,果必有因、必有缘,因缘具足,果报就现前。佛教导我们修因结缘,果报自然现前。佛说的句句都是真话、至理名言,果能依教奉行,真正是有求必应。

世间有些大富大贵的人(「富」是财富,「贵」是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往往身体不健康、寿命不长,这是非常遗憾的事。而一些生活在非常贫穷落后的地区,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健康长寿,能活到九十岁,甚至一百多岁。这些道理我们要知道。

我们想求福报、求财富,其实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财富、无量德能;虽然自性具足,如果你不见性,它便不起现行、不起作用,你就享受不到。因此,不见性的人一定要修福,才能得到享受。假如你想得到财富,就一定要修财布施。你想得财很自在,就一定要很欢喜的布施,主动的布施,不是别人劝你,也不是勉强去布施。别人劝你,勉强布施,你还是能得到果报,只是得来很困难。例如有很多人是做工、做生意发财的,但非常辛苦;而有些人发财发得很自在、很轻松,好像自然就来了,这是因为他布施时很欢喜、主动,因此得福报就很容易、很自在。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要修因,才能得果报。因有过去生修的,有这一生修的。若过去生我们没有修,这一生肯修,认真、努力的修,福报不必等来生,这一生就能现前,因为修积的福报太大了,这一生就得受用。

我初学佛时二十六岁,朱镜宙老居士和章嘉大师为我讲了很多这些道理。那时朱老居士七十一岁,他读的书多,看的事也多,经验非常丰富,为我讲了很多故事。所以,我知道自己过去生大概修了一点法布施,有一点聪明智慧;过去生没有修财布施,因此物质生活非常艰苦;也没有修无畏布施,所以许多人为我算命都说我短命,没有福报。我很清楚,也很相信。在我家族史上,我的祖父四十五岁去世,我的伯父和我的父亲也是四十五岁去世,可能我们家里都是短命的,所以我也没有想能超过四十五岁。因此,学佛后知道有六道轮回,希望以后能好死,有个好去处,其他什麼都不想。

我这一生没有福报,我现在的福报是这一生修的。我学佛第五年,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师劝我学讲经,我欢喜接受,讲经属於法布施。我在民国六十年开始印送经书,印的是《安士全书》、《八十华严》。从那时起,我就学印光法师,所有人给我的供养,都拿去印经布施结缘,因此法缘殊胜,三种果报都现前了,而且愈来愈殊胜,愈殊胜布施愈多。因此,若要财富源源不断而来,就要源源不断而去,有去才有来,不去就不来。就像水的流动一样,如果不能流动,堵死了,就再也没有了。所以,布施才能真正得到福报。

我们道场的经书很多,布施经书是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皆具足。印经书要钱,这是财布施;经本内容是法,这是法布施;别人读了书,明白、觉悟了,离开一切恐怖忧恼,这是无畏布施。所以,印送经书,是财、法、无畏圆满的布施。

我们要想与一切众生共存共荣,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一定要修三种布施。财不要储蓄,储蓄是死水,钱财会贬值;如果银行倒闭了,钱就没有了。「财为五家共有」,所以决定靠不住,唯有福报靠得住。因此,你有财要修福,要知道财布施。财布施并不是说财布施完了,就没有了,其实布施是在种因、是在耕耘。唯恐钱布施就没有了,这是对佛的话犹豫不决,不能相信,不能奉行,相信自己的知见,往往到后来,一生都不能自保。特别是这几年东南亚经济风暴,许多家财千万以上的富人,失掉了财产就自杀了。而自杀也不能解决问题,果报都在三途,非常可悲!

这都是我们切身的问题,有因必有果;因殊胜,果报一定殊胜。若不知修因,以自己的聪明、技巧夺取,还是自己命里所有的。存这种心、用这些手段都是造罪业,把福报都折损了,这是愚痴,没有智慧。换言之,你不夺取别人的,福报现前的时候,你还是自然得到。

【看破 放下】

章嘉大师教我修布施。第一次见面时,我向他请教:「我知道佛法非常殊胜,应当要学习,但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如何能快速成就?」他老人家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现在我才真正明了,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就是掌握这个原则:「看破、放下」。你能放下一分,就能看破一分;再看破一分,你又多放下一分;看破、放下相辅相成,永远没有止尽。

大乘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就是看破、放下之多寡。菩萨地位愈高,放下愈多,看破愈深广,如此而已。直到如来果地,彻底看破,彻底放下,他们的生活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小区域,这多麼自在!

世尊示现在古印度是比丘相,所谓应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现什麼身。若是在天上,应以天王身得度者,他就现天王身。我们知道法云地菩萨,在色界天示现的身相是摩醯首罗天王,他是十地菩萨。唯有圆教初住菩萨能自在现身,因为他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与《普门品》所说的一样,能随类化身,应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现什麼身。他自己没有身相,没有身相才能现一切身相,执著这个身相是我,就不能现第二个相。

不但菩萨无我,小乘须陀洹就无我了。《金刚经》说,须陀洹已经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今天有执著,所以不能证须陀洹的果位。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其断证功夫与须陀洹一样;换言之,初信位的菩萨四相破了,不再执著四相;若还执著四相,就是没有证得初信位。如同我们念书,菩萨的五十一个阶级就是五十一个年级,初信是一年级,一年级的条件是要破四相。所以,若还有「我」、「我所有」的执著,就不能超越六道三途。

【随缘不攀缘】

释迦牟尼佛示现榜样给我们看:「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所谓树下一宿,就是每棵树下只能住一晚,第二天就迁居到另一棵树下。若是这棵大树很荫凉,喜欢它,天天住在那里,便会起贪心、执著;每天更换处所,优游自在,对世出世间法没有丝毫贪恋,多麼自在!有贪恋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丝毫没有贪恋,就充满了智慧,把妄想、分别、执著都变成智慧。这是佛的教导,佛是一位真正会享受究竟圆满福报的人,我们看不出来,不知道他的自在、幸福。

福报不求别的,生活所需不缺乏,有个房子能遮避风雨,就是大福报。我刚出家的时候,有一个想法,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出家人,组成一个僧团。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一人住一个小帐篷,围在一起,当中建一个大帐篷做佛堂。每天去外面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晚上住帐篷,吃饭时托钵,过这种生活。这个妄想恐怕不能实现了。

弥陀村也是我的一个想法,一九八三年我在旧金山一所老人公寓讲经时,打的一个妄念。而我们还是随缘不攀缘,能做成很欢喜,做不成也很欢喜。一生修福而不享福,不享福是真正的享福,后福无穷;享福就是造罪业、是折福。

纵然样样如意,也要记住一个原则:「随缘而不攀缘」。随缘,你就得大自在、得大解脱。佛法讲的「法身、般若、解脱」,解脱就是自由自在。稍有攀缘就不自在,你的生活有压力,精神有压力。压力是从攀缘而来,随缘就不会有压力。随缘是样样都好,无一不生欢喜心,你才真正得解脱。若一定要这样、要那样,就很苦恼。假使你的福报大,想要的都能得到,那还好;若是心里想要的得不到,就是自找苦吃。

我们要细心研究经典,观察佛菩萨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做为我们的榜样,认真努力学习,在这一生中决定有求必应。「有求必应」这四个字,是章嘉大师教导我的,我一生依教奉行,受益无尽,所以我对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

【佛法不离生活,生活不离佛法,生活和佛法是和谐的,所以净空法师主页,右下角,也专门有“佛法与生活”的子页,有兴趣可以看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