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既是嬴姓秦氏也是嬴姓赵氏,怎样区别姓与氏?

如题所述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溯嬴姓渊源,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八恺之庭坚),皋陶生于曲阜,舜因而赐以嬴姓。姓是用来区分血脉的;氏则是社会归属的标识。

嬴姓赵氏始于西周造父,造父为皋陶的十世孙。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青铜甬道铭文》:“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徐国始强,率九夷攻周西至河,穆王驰师救周,与楚联合伐徐,逐徐偃王至彭城以北。”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到赵城后,以邑为氏,这是嬴姓赵氏由来。

对于姓赢的是不是秦始皇后代那就要看祖谱了,这个无法追溯证明。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按照当时的姓名规则称呼他就是“赵政”。

秦国公室一直以来是赢姓赵氏。所谓的赢姓秦氏仅仅出现于秦朝灭亡之后,那时已经开始姓氏合一的进程了,赢姓秦氏其实就是秦姓了。在赵政生活的年代,只有一个秦氏,那就是源于东方鲁国的姬姓秦氏,是周公旦的一支被封在秦邑(河南范县境内)的后裔。

今天有很多人一看到姓秦的,就主观认为是秦国王室的后代,其实这是极大的谬误。秦国始君赵非子,因为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而被赏赐秦亭封为附庸,并没有什么史料记载他自此改为以秦为氏,也没有什么史料记载秦国公室成员叫“秦某某”(当然,有些人因为某些原因刻意要把国号“秦”当成氏另当别论),反而倒是有一些公室成员确实是叫“赵某”,例如赵高赵佗赵婴等,这就说明秦国公室王族都还是以赵为氏。至于秦国秦氏的起源,也有很多史料说明它是始于秦国灭亡之后,最典型的如《元和姓篡》记曰:“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秦陇西秦亭也,至始皇帝灭六国,子婴降汉,子孙以国为氏。”这与《史记》等史书的记载是相互吻合相互印证的。

再则,秦的先祖虽然发迹比赵的这一支要稍晚一点,但可以说是后来居上。秦的先祖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邑,成为秦国始封君。到春秋时期的秦襄公在位期间,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了,而赵的一支到战国时期才正式为诸侯。赵可以说远不及秦的荣耀,“氏”是家族社会地位的体现,家族地位提升,可以另立宗“氏”,也没有“氏”赵的道理。

“氏”是用来别贵贱的,而国君最为尊贵,不需要用“氏”辨别。就像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姓”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只有武士阶层才有“姓”。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平民阶层才有“姓”。然而,日本的“皇室”却至今没有“姓”,因为压根就不需要用“姓”来体现社会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秦始皇时代,还没有什么“嬴姓秦氏”呢,他怎么可能是“嬴姓秦氏”呢?难道又在玩“穿越”的梗?看样子,楼主是中了一些伪学者的毒了。
所谓的“嬴姓秦氏”事实上诞生于秦朝灭亡之后,一些幸存下来王室遗族将自己由赵氏改成了秦氏。这件事,很多史籍都有记载:
唐《元和姓纂》: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陇西秦亭是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归汉,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广韵》记载,秦氏系黄帝之孙颛顼之后,颛顼之孙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赢氏。伯益后裔非子有功封于秦邑,非子之后襄公救周有功封诸侯于雍,襄公后裔赵政统一华夏建立秦朝,秦朝灭亡后,其子孙以国号为姓,遂为秦氏。
《氏族通志略》秦氏:嬴姓,少皞之后也……至孝公……自於婴降汉,秦之子孙以国为氏焉。
当然有很多所谓的某氏族谱是把秦始皇写成秦氏,非子也成了“秦非子”,甚至伯益都成了“秦伯益”。问题是这种自己标榜自己牛逼的东西,可信度有多少呢?

那么秦始皇是什么状况呢?嬴姓赵氏。秦始皇为赵氏,不是什么因为他出生于赵国而为赵氏(即搞笑的“以出生地为氏”论),也不是因他妈妈姓赵(秦始皇母亲“赵姬”只是个通称,姬就是年轻女性的意思,“赵姬”者赵国的美女也,并没有什么资料明确说她姓赵,不过确实有些浆糊脑子真的以为赵国所有人都姓赵),更不是为了避祸而采取鱼目混珠之策临时临时改成姓赵,这种说法比以出生地为氏更是想当然,连这都信的人估计都没什么脑子,编这个的人可能就是那种认为赵国人都姓赵的浆糊脑子,那也只能说是奇葩。
秦始皇的赵氏只是因为他的列祖列宗——秦国所有的君主都是赵氏,同样,这事也有很多史料足以证明:
1,《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始祖伯益),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周孝王将非子封于秦地做周王室的附庸,又让他继续祭祀嬴姓祖先,号曰秦嬴,其主要目的就是让非子恢复到正常人的地位(周代祭祖不是什么大宗的特权,士以上皆有此权,初涉者不要被伪专家骗了)而不是什么嬴姓宗主的身份,并未获得赐封新氏,故非子的后人就一直沿用赵氏)。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2,《史记·商君鞅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子不悦吾治秦也?”。(此赵良即为秦宗室,秦国大贵族)。
3,《史记·陆贾列传》“……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
4,西汉淮南王刘向曾说:“秦信同姓(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法,不在于信同姓”。
5,《汉书·武五子传》有曰:“昔秦据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陈涉呼楚泽,近狎作乱,内外俱发,赵氏无炊火矣”。
6,三国曹植《求自试表》:……绝缨(楚庄王故事)盗马(秦穆公故事)之臣赦,楚、赵(秦穆公)以济其难。
7,《淮南子·人间训》: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
8,《淮南子·泰族训》: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灭。
很明白了吧,不论是说明秦氏形成于秦亡之后还是说明秦国君主为赵氏,资料都很充足详实,并且很经典,都是权威史籍。头脑稍微正常一点的人,看了这些心里都应该有数了。因为不论正向理解还是反向推导,秦始皇只能是赵氏。

近些年来由于信息门槛降低,网络普及,关于秦始皇家族的姓氏问题一些乱七八糟的说法都出来了,其中最为嚣腾的就是所谓“嬴姓秦氏”,主张这个观点的人,有些是对上古史一知半解从而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有些则是为了攀亲附贵而胡编乱造。但是由于先秦古姓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当冷门的知识,现代人要了解它有相当的困难,因为还需要一些宗法制度、封建制度、古政治制度等比较专业的历史知识才能理解其中一些令人费解的具体问题,所以秦始皇及其家族的姓氏问题确实给大众造成了很多理解困难。而自清朝梁某到现在,颇有一些学艺不精的人,自己根本没搞明白就凭着想当然的常识乱发议论,更有些人利用多数人并不专业的有利环境大放厥词,意图把秦始皇变成自己的祖宗以光耀门庭。
第2个回答  2019-12-03
秦始皇,包括秦国历代国君,都只是嬴姓赵氏。

历史上出自嬴姓的秦氏(姑且称为嬴姓秦氏)实际上是秦国嬴姓赵氏的分支。

《元和姓篡》对于这一支秦姓起源的记载是“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秦,陇西秦亭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降汉,子孙以国为氏。”说得很清楚,秦朝灭亡后才有一些秦国贵族的子孙改称秦氏。所以,所谓的“嬴姓秦氏”原来就是一帮亡国之后的秦国遗佬。当秦国还存在时,根本没有什么“嬴姓秦氏”。秦国的君主事实上是嬴姓赵氏的一个支系,他们与赵国一样都是嬴姓赵氏。
第3个回答  2019-10-09
秦始皇只能是嬴姓赵氏,不可能是嬴姓秦氏。因为嬴姓秦氏始于秦朝灭亡,一部分遗族为纪念先祖故国,以国为氏,这才产生了嬴姓秦氏。
第4个回答  2019-10-09
也正因为这个道理,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便可称以其嬴姓为氏了,这表明其封在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