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Quora、知乎这样的网站直到2009年才诞生?

如题所述

随着不断开放和用户数增长,Quora 将要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保证问答质量不下降,以及怎样扩展到IT领域之外更成建制的圈子。Quora 面临的问题也将是知乎面临的问题。从知乎公测来看,像 Quora 早期那样,知乎也引起了 IT 业内一些“大腕”和“意见领袖”的关注,据说腾讯的老大 Pony 也闻讯而来。这两类注册用户占了绝大多数。社区氛围很Geek 。

传统问答网站随着Web 2.0的浪潮掀起,依靠用户创造内容,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低质量甚至虚假的垃圾信息,从而使筛选和辨别信息成为使用者的负担。在社交网络普及了新一代的 News Feed 社区后,引入用户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发现、筛选问题和答案成为了新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用户“看完就走”的实用主义倾向,增加粘性。

当然,Quora 和知乎不能像维基百科那样寄希望于海量用户对内容的自我修正。因为问题不是词条,理论上它会有无数个劣质的变体。Quora 和知乎也没采取严格的实名制比如身份证号认证那样的极端方法来限制用户的恶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因此,这将是一个长久的斗争,在机器尚未足够聪明之前,维护社区氛围和内容质量这些事情需要运营人员来解决。知乎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希望它能成功为自己找到答案。

  总的来说,知乎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有价值问题占比变小

很多注册完知乎的人,不肯自己探索而是一味的提问。

问答社区宗旨是解决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倘若自己已经可以找到答案,却因为懒惰,不断的提出近乎幼稚的问题,那么这样的问答社区的问题质量无疑会慢慢下降。

早期知乎是由一堆精英人士解答问题,提出问题。现注册用户已经近一万,问题的规模变大,有意义的回答却变得越来越稀缺。很大的原因在于精英人士不再回答问题了。这也许是知乎前期工作的一个默许,早期由这些人回答,出现很多经典的问答,然后散布网络,吸引更多人索求邀请。知乎的营销策略的确是成功的。

知乎已经成为中文问答社区的后起明星,还附带着创新工厂投资的光环,于是前期的宣传变得不再必要。那些曾经制造无数经典问答的人于是归隐。所以能看到的问题和解答早已不如开始时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了。

知乎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留待它的只是沦为又一个百度知道,天涯问答罢了。

相似问题的泛滥

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相似问题被提问了相当多次数:如何查看自己是知乎的第几号注册者。

这个问题在四个月前已经得到解答,并且归档不再增加新的答案。然而笔者依然时不时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重复泛滥。

就像提到的那样,知乎注册用户的质量在不断下降,而且懒惰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甚至不愿搜索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知乎应该有能力解决这种问题。社交问答关键的并不是问题的量,而是质。

服务稳定性

最近几天知乎经常出现这句话:“服务器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正在紧张的撰写答案…”

这个报错提示很人性化,但是经常看到却让人感觉不甚舒服。稳定性是对所有网站的要求。频繁出现服务出错这种错误很容易降低用户的体验。

而另一个经常出现的是第一次进入知乎首页,会出现整个页面只有搜索框和按钮,底下都是白屏。需要点击其他地方,或者刷新一下才能变好。这个问题在chrome和火狐里常常看到。知乎上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笔者还没看到解决。

在日后知乎的注册用户规模达到十万百万后,服务的稳定性要求无疑会变得更高。希望知乎能够好好解决这个问题。

激励制度

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基本上都是凭借人类本能上喜欢帮助别人,顺便炫耀自己知识储备多丰富的天性。但是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天天都有这个心情。

知乎的激励制度需要完善,有些人提出的问题无人解答,这样更加挫伤用户的积极性。

这样的心理活动想必有不少知乎注册者都有。我们看到原来的互联网名人们提出的问题立刻得到一群人的回答,赞成,投票;而自己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咖提出的问题,即便充满回答的意义,但是一天两天无数天都无人问津,甚至连邀请别人回答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好的激励制度可以不断唤起用户回答问题的欲望,然后自己的问题又得到很好的解答。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否则,知乎只会成为一个贵族名人们提问解答的社区。

关于激励制度的看法

在国内,太多的各种网站,太多的各种激励制度,感觉不到有多少的实际效果,最终的效果可能只是把原本平等的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反而越到后面越难以激发新人的积极性,有了等级,有了各种规则,能够体现优越性,就会产生骄傲心理,反而不利于用户踊跃积极的发言。而依靠个人的影响力,个人的声誉,个人的人格魅力,在自己的圈子里,赢得一部分的尊重,就已经足够让人更加积极的去解答更多其他的问题,扩大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不需要表面上的数字+V或者账号的等级来激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7

Quora 是一个问答SNS网站,由Facebook前雇员查理·切沃(Charlie Cheever)和亚当·安捷罗(Adam D' Angelo)于2009年6月创办。在2009年12月推出测试版,随后在2010年6月21日向公众开放。2010年3月,Quora得到基准资本公司的创业资金,估价高达8600万美元。2012年5月, Quora在B轮筹资中募集了五千万美金。

Quora一开始采用邀请制,吸引了很多明星和智慧人士,比如Craig Newmark(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创始人)、Mark Zuckerberg(Facebook创始人)和Ashton Kutcher(美国知名演员)。Quora此后逐步开放,用户通过Google或者Facebook帐号即可登陆,这是为了防止搜索引擎索引内容,但同时又让大众都可以参与。创业企业孵化机构Y Combinator的风投合伙人Harjeet Taggar在回答Quora的一个问题时说:“我宁愿从1000个高质量的内容来源那里获取信息,也不愿从来源更多的整合性渠道获取信息。”Quora的“肯定”功能和投票决定答案排序的功能会对内容质量有帮助。不过用户可以控制的也仅限于此。Quora还需要人工监控和验证帐户 -- 会踢掉假冒的奥巴马,和整合重复问题。

就这点来说,Facebook较有优势 -- Facebook刚在近日推出了自有的问答产品,因为Facebook有5亿用户,他们都使用自己的真名,同时Facebook已经建立了广告系统。

Quora出现之前的经历: AVC和 Answers OnStartups

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在他的博客AVC. com上写道:我一直都喜欢问答网站和讨论版。对我来说,这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初期的公告板、CompuServ、Prodigy和类似的站点。只要你找到合适的社区,问答网站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园地,你还可以结识和你有相似兴趣的人。

作为AVC. com的常客,我花在阅读评论上的时间跟花在读帖子上的时间一样多。我很少只读帖子,不读评论。我注意到人们的对话会变得更加深入,他们会互相交谈,建立人际交往,并尝试获得他人的注意(比如链接到他们自己网站等等)。基本上,这是一个主题社区讨论板,而这也就是人们日复一日上AVC. com的原因。

除了弗雷德创作的内容之外,优秀的评论平台Disqus也值得赞许。我希望每个博客都使用Disqus,也希望每一个进行内容同步的网站都能像Business Insider网站一样集成评论,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好的功能。

开始写博客之后不久,就注意到一个名为Answers OnStartups(“初创公司问答”)的网站,我立刻喜欢上了它,并花了大量时间在这个网站上。它的用户界面是 “极客式”风格,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询问有关初创公司的问题。这个网站上有很多好问题,我回答了其中一些。实际上,一开始那也是我的一种营销方式。当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我(那时我的博客每月访问者只有2万左右),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宣传我的博客的好方法。

我挑选出那些我已经在博客中深入探讨过的问题,并且以较短的形式回答它们。我总是写出我的真实想法,绝不剪切和粘贴文本。但最后我也总是贴出一个链接,并说:“如果你对一篇较长的讨论文章感兴趣,我写了关于这个主题的博客文章贴在这里(链接)。”这种方式给我的博客带来了可观的流量。我检查记录时发现,来自Answers OnStartups的访客在我博客上的平均停留时间为8分钟,有很多人停留了20 多分钟。与此相比,普通访客只停留2分钟,读不到两篇文章就会离开。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Answers OnStartups是德哈米斯·沙哈(Dharmesh Shah,创业家、天使投资者、作家)的博客的一部分,它使用的软件是以流行的“堆栈溢出”(stack overflow)软件为基础创建的。坦率地说,我十分喜欢这个社区,所以我愿意常回这个问答网站看看,只是我的博客的工作量增加了,这让我没有太多时间那么做。

第2个回答  2017-10-27

知乎的首页简洁的不能再简洁了,但登录后却呈现出一个精彩的网络世界。正是如此,让知乎的“邀请码”一码难求。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uora,一个问答网站。要想加入它,必须填写申请,等待确认,收到邀请码,实名注册,告知职业、公司、所用邮箱、关注话题等。虽然步骤冗杂,却引来超过40万的网民注册,甚至淘宝上也出现了售卖它“邀请码”的商家,119元的价格也不能阻挡趋之若鹜的人群。

  它的名字叫“知乎”。这个问答网站为何受到众人追捧?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它又凭借什么占有一席之地?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注册了一个知乎账号,一探究竟……

  从心灵受伤到李开复的时间安排

  为了采写金种子企业,记者先后经历了填写个人资料,发送加入申请,获取邀请链接,点击注册,输入关注话题等一番“折腾”,最终顺利进入知乎,一探真容。

  “小时候,因为我堂哥的一壶开水,让我失去了生育能力,落下终身残疾,我堂哥多年来一直在弥补,供我上大学,但我心里还是很恨他,我该原谅他吗?”记者在网页上看到,这个问题是知乎罗列出数十条问题中的一个,以下是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

  “因为小时候的一壶开水,今后的生活中,你可以在你任何失意的时刻,狠狠地想:都怪当年的那一壶水。你可以在你今后的生活中,都对罪魁祸首耿耿于怀,不原谅他。

  要是我,我也不原谅。

  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教育你要宽容,要谅解,要放过他,没有人是你,没有人会了解你的感受。

  可是,我想大家又会存有一些遗憾,因为你一直停留在原地,困住了自己。

  虽然你没有办法选择过去经历的噩梦不可以发生,但是你可以尝试改变你看这段经历的态度,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过得好一点。

  我也恨过一些人,也有无法释怀的从心底升腾出的想冷笑着看着对方痛苦挣扎的恶毒的愿望。这种恨,是超出我智力和能力范围的事情,我就先把这件事搁置起来,压箱子底儿。当我慢慢强大和生活慢慢地变好,这些压箱底儿的事,已经对我不重要了。

  有的人,有些事,二三十年无法释怀,你忍着,也许30年后的第一天,你就忽然豁然开朗了。

  希望你好啊,兄弟。”

  这道问题共有30多位网友回答,其中,“胡主席的小背心”的答案最受欢迎,这个问题的答案获得185位网友的“赞”一种认同投票。

  这是知乎带给记者的最初印象。

  记者不惜浓墨重彩地描述这一段,或许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很难在一个问答网站中见到如此温暖、亲切、理性与智慧的答案了。崇尚短小精悍、速食文化的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与这里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这里,你可以向李开复这样的“大人物”提问,“你每天4点起床是怎么办到的?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随后便是李开复长达7条,2000余字的回复。

  同样,你也可以提问非常专业的问题,比如“Siri 通过语音识别提供智能助手服务,这样一个产品的技术挑战在哪里”?甚至诸如“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人生到底有没有目的”这种只有在大学宿舍两个单身男学生,在夏日傍晚喝着啤酒仰望星空时才会聊到的问题,也会收到由律师、漫画家、世界500强企业HRD、大气学本科生等各行各业优秀人士的悉心回答。

  发现更大的世界

  “发现更大的世界”这是知乎官网首页上的注脚。

  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使人类认识、改变,甚至重塑了世界,当我们生活在“有问题就谷歌,再不行就百度”的时代中时,知乎又能带给我们什么?

  在挂着一面海盗旗的屋内,记者采访到了知乎CEO周源。

  “海盗旗的含义是,大家都有一颗真实的好奇心,愿意去接受挑战,努力去改变现状。海盗旗和我们公司的氛围比较贴合。”他说。

  或许是因为记者出身,周源对于信息的渴求和理解,更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其他人不知道的知识,我们又依赖于别人提供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来进行决策。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方式,将信息、知识、见解、经验分享出来,这样的一件事是很有价值的。

  周源希望,知乎可以成为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可以彼此沟通,把有价值的信息链接起来,从个体知识变成群体知识。

  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千世界。这里的人们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他们都要实名注册,虽然陌生,但是他们却比现实中更多了一份沉淀与善意。

  “每一道问题都有人解答,少了平日里的起哄、浮躁、敷衍;这里的人,细心聆听问题、尽量解释周全,并且专业水准较高。”这是一位网友对知乎的评价。

  当然,知乎上也确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知乎上有很多的牛人,他们每天都很忙,为什么要去回答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有非常多的人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周源最喜欢的一个是,“我不是专家,但是我记得约翰·杜尔(风险投资基金KPCB创始人)年轻时候说的一段话,‘我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拥有的知识都是我的导师教给我的,此生我无以回报,我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所学教授给其他人"。

  仿冒、跟从、出路之争

  实名注册,必须获得邀请码,融合社区交互式与问答,从任何角度看,知乎都像极了美国Quora网站。对外,知乎要与“宗师级”Quora一较高下,对内,知乎又面临着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等多种问答网站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知乎是否已经找到盈利模式?先确保自己存活下去?

  对此,周源并不回避Quora,他说也正是因为Quora的诞生,让他惊诧、随后萌生做中国Quora的愿景。2010年11月,第一个知乎版本诞生,知乎开始了内测。两个月后,知乎正式上线,为了吸引知识丰富的人来知乎创造价值,知乎借鉴了Quora的运营策略,通过严格准入的邀请制和利用李开复等名人的传播造势。

  这批早期用户包括了薛蛮子、徐小平、雷军等业内知名人士及互联网评论人、公司高管,还有小部分广告、法律、媒体、文化圈人士。

  当然,知乎只是模仿Quora的国内诸多网站之一,其他类似的模仿者还有百度新知、米饭、烦题网等。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今天,作为一个高质量的问答社区,Quora也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技术、运营门槛也颇为复杂。

  不过,相较于国内传统问答网站对手,比如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周源认为知乎更有优势。“中国的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垃圾信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见解,都在每个人的脑子里没有被分享和挖掘出来。知乎培育的是能让知识不断地生产,经验能不断地被沉淀的一个社区。简单的问题可以在网上搜索,如果很专业的问题,互联网上不一定有。同时,在网上搜索永远面临一个问题,你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周源说。

  盈利模式这一道坎还未迈过,紧接着第二道坎又接踵而至。知乎选择了“更累”的管理模式。

  当Quora正式发布一年后,注册用户已达到近40万,靠20多名员工维持开发和运营,其中内容运营人员不过一两名。同样是40万用户,知乎却需要额外付出5名内容运营者,对由40万用户制造的内容进行编辑和监管。在Quora上,用户可以同时对别人的提问和回答进行编辑修改或总结,但知乎只保留了对提问的共同编辑功能,用户只能对自己的回答做出修改。

  知乎的内容运营团队,要负责内容监管、推送、整理和社区氛围维护,他们需要借助系统的帮助,将每个领域子话题的精华内容挑选出来,将热点问题通过“知乎每周精选”发到每位用户的邮箱里。此外还要惩罚发布垃圾信息、四处灌水的用户,帮助回答一下新成员的“冷清”问题等。为了提高效率,知乎成立了一个数十人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长。

  其实,这些东西或许并不重要。周源最为关注的,还是改进算法、优化内容、个性推送并提高用户活跃度。比如说,尽量与新用户打招呼,让知乎页面变成一个动态简历,呈现个人的职业行业、擅长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话题排名等。

  至于盈利,他确实没有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