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位》 阅读答案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⑹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⑻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⑼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⑽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⑾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⑿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⒀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⒂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描写女教师骨灰是,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
答:

2.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
答:

谢谢

1.答:女教师为孩子们奉献了一生,然木匣上没有照片,是因为这里的学生记住的不仅仅是老师的容貌,更是这位教师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她的善良爱心。一看到这个木匣,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老师的可敬,而不是一张照片上的人。
2.答:第十一位这个题目引人所思,让读者有阅读下去的欲望。且这个题目即是文章的关键,文章与题目相互呼应。这个题目亦是文章主旨的表达,是对来这里的教师的可敬的精神的期待与延续,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敬佩与爱戴的特殊表达。

我很久没做过这种题目了,应该有某些固定的格式吧。只是这篇文章着实感人,我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如果对你的提问没有帮助,还请不要见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5
第十一位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⑹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⑻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⑼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⑽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⑾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⑿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⒀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⒂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答: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①

3、“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答:
4、请将“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反问句。(1分)
答:
5、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2分)
答:

6、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答:

7、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答:

8、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答:

1、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始终没有教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
2、“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3、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4、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
5、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6、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7、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8、“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第2个回答  2010-07-19
1、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2、."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第3个回答  2012-04-11
1.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也没有
2.“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第4个回答  2012-04-09
1 . 女教师为孩子们奉献了一生,然木匣上没有照片,是因为这里的学生记住的不仅仅是老师的容貌,更是这位教师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她的善良爱心。一看到这个木匣,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老师的可敬,而不是一张照片上的人。
2 ."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