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时期,德国铁路建设有何特点

如题所述

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一个及其显著的特点是,铁路建设和重工业是发展的首要支柱。在这一时期,德国的铁路建设和重工业出现了更加猛烈的发展势头。
首先,基于以下两方面的主要原因,铁路建设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第一,在德国,铁路投资的回报率相当高,资本家们因此竞相投资于铁路建设。19世纪60年代,各铁路公司的分红达到10-20%。第二,各邦整府为了军事目的积极从国库中拨巨款修筑铁路,从而使修筑铁路的资金有了进一步的保证。据统计,在1845年左右,德国仅有铁路3280公里,1860年时达到 11633公里,1870年时更达到19575公里。在19世纪50年代,德国较大城市之间的铁路线还彼此不相连接,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境内各主要铁路线已经开始相连,而且形成了较为密集的铁路网。
铁路建设对钢铁的需要,带动了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的快速增长。对此,我们可以直接从它们的产量增长中得出结论。1850-1870年间,德国的煤炭年产量从670万吨猛增至3400万吨,生铁产量由21万吨增加到了139万吨,大大超过了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
铁路建设的最大功绩在于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为主导工业产业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的发展,因为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业。人们必须制造轨道、机车、扯皮,选定路线,开挖隧道和修建桥梁,而这种建设需求大大拉动了钢铁、煤炭、机器等工业部分的强劲增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