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古代变法的人都有凄惨结局,原因是哪些呢?

如题所述

翻开中国的变法史,就会看到让人揪心的一幕,即:古今变法者,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如管仲,其他人下场都很凄惨。

其实,中国古代改革者做不到这一点,不是因为政治智商不够,而是因为中国古代经济学太落后,在对天下财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巨大的错误。


战国时期的吴起,是一个天才变法家,历仕鲁国、魏国、楚国,先后推行变法,都取得了惊人成就,但却都遭到了猜疑或反对,最终因变法得罪守旧楚国贵族,而惨遭杀害。

商鞅变法更是广为人知,但上天却和商鞅开了一个玩笑,还用一个“作法自毙”的成语嘲笑商鞅。最终,商鞅被五马分尸,可谓死的凄惨。

在众多变法之士中,王安石的命运,可能算是好的了,因为尽管变法失败,但王安石只是“郁然病逝于钟山(南京)”,没有遭到肉体清算。在王安石之前,宋朝还有范仲淹等改革家。

明朝的张居正,算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大变法者,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改革如火如荼,但张居正去世之后,人亡政息不说,万历还抄了张居正的家,差点鞭尸张居正。

这些变法者,都可谓一时豪杰、人中龙凤,为何无一例外的结局凄惨?显然,如此相同的结局说明此事并非偶然,而是存在必然性!


历代保守派和改革派的交锋之中,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对话,具有典型性。所谓保守派,是后人给的定义,把反对改革之人就统称为保守派,其实这一群人是既得利益者居多,也有政见不同的,比如司马光、苏辙等人。

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顶级学者司马光对经济可谓是一窍不通,所以对王安石的“(民)不加赋而上用足”理论,用了一句“天下安有此理”来说。

更为重要的是,从“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这一句话中,不难看出司马光的观点,即:天下财物是一个常数,不会增加,一旦国家征收多了,那么就是收刮百姓,因此王安石的理财,其实就是搜刮民财。


如今大家都知道,财富是不断创造的,GDP每年增长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却几乎一直没有突破司马光的这一错误认识。

正因“天下财物是一常数”的认识,所以无论是改革者,还是旁观者,都把变法看成了“损彼肥此”的零和博弈,变法就是你死我活的利益之争!既然天下财物恒定,那么有人拿多了,自然有人就变少了,而非大家利益都能增加。

这就相当于分蛋糕,改革者所进行的变法,不是想着让大家都获益,而是从既得利益者的碗里挖出一块蛋糕分给他人,进行天下财富的重新分配。如此一来,你说别人能不能同意,这样的改革者还会有好下场吗?


所以,有学者研究之后感慨:古代改革家的悲惨下场,主要是由于中国这一门学问太落后,变法导致了剧烈的利益之争,和保守派的强势反弹报复。

其实,大海航之后的欧洲,国内也是矛盾重重,但他们却有另一个粗暴而简单的思路,就是向海外索取财物,提高国内各个阶层的收益,转嫁国内的一些矛盾,在这一情况下的改革,往往就能很顺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古代变法的人都有着超前的智慧和长远的目光,他们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勇于率先提出改变,人类是群居动物,生活模式成了习惯后很难愿意去接受新事物,他们不支持更不推崇变法。
第2个回答  2020-11-07
主要原因一个是变法往往挑战旧的权威,而标新立异的做法通常是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其次变法经常触犯到贵族特权阶级的利益,也就容易被联合起来对付。
第3个回答  2020-11-07
权力和利益,因为变法势必会削弱某些人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一部分人利益,所以变法的人都会遭到报复。
第4个回答  2020-11-07
没有强大的人脉以及资金的支撑,也斗不过一家独大的皇帝,还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