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的中心思想?

如题所述

中心思想:这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

全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译: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扩展资料:

这首诗中,既有时令感,又有动态感,具有勃勃生气,显然不是抽象说理。然而它却确实蕴含哲理。细心的读者会在诗人留下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如读书,现在拿起大部头著作越读越有味,可当初才识字,看一篇文章又是多么艰难。

读书做学问,要日积月累,积聚雄厚的基础,才读得畅快,写得得心应手,才会感到其乐无穷的妙趣,这不正与江上泛舟同理吗。

其实,不仅读书做学问如此,做任何事情,要想驾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一样不需要不断地积累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2

这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

全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译: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相关内容解释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7

这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

全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译: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扩展资料:

《观书有感》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观书有感》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07
《观书有感》是朱熹的作品,精华或者说点睛之笔,集中在后一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第4个回答  2019-12-07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