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如题所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但是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批评总是不绝于耳。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阅读教学到底怎么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期中的一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到尾逐段教”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为此,近几年来我坚决摈弃了逐段串讲串门的模式,并探索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特别是如何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重点词句,有效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呢?我认为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提高:
一、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精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而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或句又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泉眼,并以此展开教学,那么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一)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教学中不能对所谓的重点词句加以单一、孤立的分析、讲解或者简单地一股脑儿地对字、词、句面面俱到地“肢解”,也不一厢情愿地设计一些练习横亘在研读品析中,而是保存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意境完美性。以读促解,以读悟法,以读动情。如我在《游山西村》教学中,为指导学生读好“丰年留客足鸡豚”里的足一词,我这样设计教学
生(有气无力):“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他足吗,同学们!看来,他有点饿,老师也要像山西村的山民一样要准备酒肉给你吃。”学生大笑。
生(洪亮有力):“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好 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足”,不但酒菜足,而且情谊足。
这不仅让学生理解“足”的含义,而且让学生对“足”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可见,教师找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目的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一石数鸟”的效果。
(二)抓住中心句,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学的许多课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就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点,仔细思考,全文处处与之紧密相连。如果抓住这些中心词句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 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个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课文写风景优美的段落有哪些?写物产丰富的段落是哪几段?优美的风景体现在哪些景物上?丰富的物产又是什么?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初步懂得整篇课文是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词来写,用了总分的叙述方式,以下的内容都是这两个词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三)抓住过渡句或关键词,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框架。
1.抓过渡句。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如《赵州桥》一文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总结了上文,又开启下文,像一座桥梁,使课文的前后部分自然、连贯地衔接,并使课文的结构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
2.抓关键词。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中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眼。凭借这个词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飞夺泸定桥》一课,抓住课题中“飞夺”一词,这一关键词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示了课文的分段思路。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飞夺”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① 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容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飞夺”)。
②再让学生找出哪些段落写“飞”,哪些段落写“夺”,从而给课文分段。
③分析“飞夺”的经过和原因。能精导一词,对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仅30多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真是一举多得。剩下来的时间,便进行片断练习。这样紧扣关键词教全篇,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深刻。
二、针对词句特点,确定词句的教学方式。
全国特级教师虞大明在《走过10年》一书中指出:阅读课训练的内容要淡化篇章意识,要抓住最富表现力的词句,通过理解、转换、运用,达到理解课文,增强语文能力的目的。训练的方式要具体,可操作。训练提示要有明确的指向,以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4]据此,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词句的教学方式。
(一)在语境中悟意
“语境”是一种言语的背景,是制约语意的“场”。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词句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词句的应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教师可借助于模型或实物、表情、表演等创设语境,帮助学生体味词句的含意和情愫。[1]
如《赵州桥》最后一段:“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多美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如果出示投影片,让那些千姿百态的龙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眼帘,那么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又如《盘古开天地》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顶天蹬地”,为了让学生发掘它内在的意蕴,在教学该词时,我请了一位学生上讲台表演盘古“顶天蹬地”这个动作并坚持1—2分钟,我则在旁边深情并茂地引读:几百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千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万年过去了,盘古还是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仿佛真的穿越时空,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感受到了他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与文本进行了一次真正的交流对话。
(二)在比较中辨析
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比较在强化感知的差异度、显示事物的不同特质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在词句练习中,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
1.“删除”比较。如教学《花钟》的第一段时,教师将描写花开放的短语删掉,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思考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花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开花……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醒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在这篇课文中,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段落的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丰富、优美,显然这一训练是极富价值的。
2.“替换”比较。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设计比较题如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长出)
请问“抽出”能否用“长出”来代替?
显然,“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三)在整体感知中深化
有些文章中具有概括作用的语句,由这样的语句引发了对课文的把握。这种方法同“词语突破法”一样,乍一看是从部分入手而不是从整体入手的。但抓这个句子并不是讲这个句子,而是为了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这个句子不过是完成整体认知任务的一个凭借。
例如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小珊迪》一文中,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是全文的中心句,支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这句话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与思考后,了解到这句话共讲了三个内容:一是说小珊迪是一个饱受饥寒的孩子;第二,说小珊迪具有美好的品质;第三,说小珊迪美好的品质打动人心。
在这个教例中,支老师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中心、结构三个方面的整体认知,为进一步读文理解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认识。[2]
(四)在运用中提升
语言文字训练不仅是理解还要运用。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靠了这些例子让学生训练阅读的能力,训练写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例子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运用语言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包括造句、范式作用的句式的仿写、词句的扩写等等。它不仅发挥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但也有一些课文没有明显的关键性的词、句、段,教这些课文是否一定要逐段串讲串问不可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俗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这些课文,教师头脑中应有“攻破一点,举一反三”的设计理念。但选择这“一点”是需要留些脑筋的,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要考虑编者的训练意图,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综合敲定。
当然我们在讲读课文方法上还要不懈地进行改革、丰富和创新,使之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从而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教学的效率、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2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我在教学实施方面需要重点提高的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阅读能力较差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之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重点提高内容。对于这个问题,我确立的个人研究主题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我认为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提高:一是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我觉得整节课是不但抓住了词语,而是在句子当中提炼词语去进一步感悟词眼的表情达意,并结合整个句子整段话进一步让孩子品读,达到感悟的效果。所以说这节课是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生群情高涨。融入了文本当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当中。如果说这节课的遗憾有两点:1.生字的认识还保留在一二年级的特点。缺少三年级识记生字的特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对生字的进一步学习,如找近义词,理解难理解的词语。等等可以放手让小组间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2.文章开课之初学生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这一个问题,教师也是以这个问题作为全片的解读。可是在课堂的结尾,教师确没有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即在结尾处,应该让学生明确“课文进入尾声了,现在你理解了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呢?”这样才会让问题不失去意义价值,也紧扣全文中心。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注意教给他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如果我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是抓住过渡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四、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带动作文。
根据各年级各班的不同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保证坚持做到。及时总结交流,让学生发作文形式汇总成简单的学习材料,贮存加工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到那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