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食节不能生火做饭

如题所述

寒食节顾名思义就是不许生火做饭,只吃冷掉的饭食。关于寒食节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刚刚学会了保存火种,一旦保存不当就会引起火灾,为了避免火灾,人们会在特定的一天把,去年保存的火种熄灭。当时人们把这一天叫做禁火节,由于禁火期间没有火来烧熟食物,只能准备足够的食物,从而保证禁火节期间能有足够的食物果腹,因此被称为寒食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日子很近,很多人都混淆了两个节日,于是把寒食节的习俗与清明节并在了一起,如今寒食节已被人们忽略,只有少数人还在坚持这过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1

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

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寒食节的风俗:

1、寒食饮食:寒食节那天,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好冷面冷食的东西,在这天他们会吃一种粥,叫做寒食粥。是用麦大米等做成的粥,还有青精饭,就是一种乌青色的糯米饭,在这天都一定会有这两样吃的。

2、寒食插柳:在这天人们会把柳条插在门前,意思就是用来避邪去灾祸的,能够保佑家人的平安,而且插的柳条也有讲究,必须是那种直立向天的那种柳条才有用。

3、寒食放风筝:风筝,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当时风筝是用来传递书信,是在打仗用的传递信息的东西,而现在就慢慢的变成了供人玩耍的工具,而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烦恼,然后让风筝飘走,就相当于让它带走烦恼,把灾祸和晦气都被风筝带走的意思,所以人们也不会去捡风筝,认为风筝上有着别人的晦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06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4-06
寒食寒食嘛!就是不能热食,为了纪念烧死的介子推的。
第4个回答  2020-05-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