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3-17
  盼望着,盼望着——对称句,在一般的课堂上称之为排比。不过我希望大家忘掉这些。我们之前讲过了,现代的修辞方式,按大类分有六十种;按小类分有七八十种。如果从修辞入手,那孩子学起来太痛苦,我们就讲“对称”。中国古文的修辞方式只有三种:兴、比、赋,对称就是赋,但是兴、比、赋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东西,不是三样东西。就有如我们剥橘子,是一瓣一瓣的,这一瓣一瓣构成了橘子的整体,不能简单地分开。之前,为了便于大家能更简单地理解兴、比、赋,曾举过一个例子: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一句话,把兴、比、赋全表现出来了。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再讲一个故事。当年林彪叛逃,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就说了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他去吧。”这就是兴、比、赋。我们现在唱的流行歌曲,没有一个不是用兴、比、赋来表现的。当然,最典型的兴、比、赋就是《诗经》。我们讲了,对称是我们汉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也是对称。对称,不是对联,不是对仗。这一句话,是对称的活用,这一活用,就体现了文章的节奏感。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改成这样:东风来了,春天近了——这样就可以看到对称性了。
  文章的节奏怎么来理解呢?对称与节奏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学生时代军训跑步的时候,会这样喊: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一,是标准的对称;一二一,是变形的对称;一二三四,是创造的对称。这句口令,就突显了文章的对称与节奏,大家是不是体会到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篇文章,作者通篇用的都是拟人法,就是意法。什么叫意法?就是比喻,想象。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一句话,也是一个对称。我们才学了几句,就可以看到,对称是我们文字表达的主线。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的,绿绿的——是不是对称?我们前面讲过,对称是文字式的表达,但其实质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我们懂得了对称,也可以这样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有的是嫩嫩的,有的是绿绿的。看,是不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描写同一事物?这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说同一样东西,就是对称的方法。
  比如,我们用对称来描述一个皮球,就可以这样写:这个皮球,形状是圆圆的,手感是麻麻的。从眼睛看到的与手摸到的两个方面来写这个球,这样是不是就立体了,形象就丰富了?孩子们为什么写东西没有可写的,是因为他的思维太单一,是单线条的。我们为了写作的需要,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写:这个皮球,颜色是红乌乌的,形状是圆圆的,手感是麻麻的。这样,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描写了一个东西,是用三个对称句来描写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这也是对称啊,讲了两个地方:一是园子里,一个是田野里。你也可以列举三个地方、四个地方。但这里用两个,就具有代表性了,就够了。我们想一下,自己的孩子会说到园子忘掉田野,写了田野忘掉园子,说明孩子的视觉不够开。我们就从这个对称入手,让孩子不断地思考,还有没有可写的,还有没有另外的角度。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一大片,一大片,是不是对称?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坐着、躺着,两个姿式,对称。踢球、跑步、捉迷藏,三个活动,对称。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一写风,一写草,从两个角度讲春天来了。但是大家训练得还是不够啊,你们还有没看出来的东西啊。
  一、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些是不是对称块呢?看出来这是对称块了吗?换句话说,作者是从三个角度:一是大的角度,山水之变;二是小草之变;三是活动之变。这三个对称块,说明春天来了。我们来简化一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色、水色变了,小草变了,人们也变了。这样一简化,是不是就可以看出对称了,对不对?
  但是大家还有看不到的东西啊,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一篇文章,整体上讲,要有“头、身、脚”,一个段落,也要学会“穿衣、戴帽、套鞋”。大家看出第一自然段的“帽子”在哪里了吗?看出“衣服”在哪里了吗?帽子是“春来了”吗?对!衣服就不讲了。大家看到“鞋”在哪里了吗?“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这是鞋。这样,大家是不是能体会得更深了?
  补充说一下,“鞋”就是一个小结尾,就是把前面没有说透的再说明一下,但又不能与“帽子、衣服”冲突。“鞋”只是一个比喻,你可以把“鞋”当成是一个小小的补充,且当是妈妈们化妆后,再补一下妆吧。再总结一下:“脚”不一定是总结,“帽子”相当于起个头,“衣服”相当于展开,“鞋”就相当于一个小结或补充。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
  桃树、杏树、梨树——大家看,这是不是对称的?不要简单地把对称理解成对联。对称,就是作者观察的角度、方面。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不是也是对称?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对称。这里除了对称,同时也用了我们讲的六根六尘法里的意法。
  我们讲了六根六尘法,有的朋友可能对意法还不是很清楚。我再强调一下,这个意法,就是意识里的,是每一个人大脑里想的东西。不是看到的,不是听到的,也不是闻到的,是想到的。通俗地说,就是比喻。好像什么,仿佛什么,恰如什么。比如,我们的古诗中经常会讲到月亮,月亮那个样子,大家好想象。什么是意法呢?我们就可以说:月亮如盘,月亮如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比喻、想象,这就是意法。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里我们也可以说:红的如燃烧的火,粉的如彩色的霞,白的如冬天的雪。总而言之,意法就是想象,就是比喻,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就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颜色》一样,但每个人的认识不同,这样的认识,是没有对与错的。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句,是不是味法?用味法来写花。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是不是声法?我们自己想一下,本文的题目是什么?是《春》。我们用六根六尘来分析的话,作者分别用了色法、味法、声法来写这个春,所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立体感的春天。春天不仅能看到,还能听到,更能闻到。
  我们以前分析了凡子的作文《秋》,整个作文中,没有一个秋字,“且中午的时候回到家,吃的是玉米”,用这个味法就把秋天写了出来。所以我们说,作文是什么?作文是用文字来作画,还要用字来做菜,用文字来写音乐。让人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尝得到。这样,是不是很妙?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是不是对称?像眼睛,像星星——既是对称也是意法。我们要是用意法的话,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像波光,像轻烟。总之是个人想的,你说像什么就像什么,不会错。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想得越离谱,就会越有味道。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大家从这一句,是不是能看出对称?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花的香,是不是对称的?只是作者用了不同的词。闻法,还有意法——母亲的手。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繁花嫩叶——对称词;呼朋引伴——对称词,同时这里也是意法。轻风流水——对称词。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声法。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意法,对称词。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色法,这是我们从小处看的。
  现在我们来找对称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里讲的是什么?树。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里讲的是什么?花。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里讲的是什么?香。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里讲的是什么?飞鸟。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这里讲的是什么?牧笛。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里讲的是什么?雨。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树也绿了,花也香了,鸟儿欢唱了,牧笛嘹亮了,小雨也如轻烟一样,——春天来了。我们作个简化,大家是不是就可以看出对称了?这样,是不是体会到了?
  我们不讲排比,也不讲别的修辞方法,其意义在于简化,让孩子简单地理解,这样就能入门。刚才有朋友说,有明确的概念就好背了。我们讲过一课《核舟记》,讲的就是如何让孩子背书,这个背是假的。真实地来说,背的前提是理解。回家让孩子多读、理解,就是自己的了,也是对文章结构对称,以及六根六尘之法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是不背而背,不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下来,怎么背的,过几天还怎么还给老师。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全是自己的,全部装在自己心里。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重申,不要从好词、好句入手搞作文,这不是办法,要从结构上入手。明白了结构,才知道书该怎么读,怎么理解。这样得到的词、句是一片一片的。我们讲积累字词,好比摘葡萄,不能一粒一粒地去摘,至少要一串一串地去摘。更厉害的是一片一片地去摘,最厉害的是连根一拔,全是你的。这就叫功夫成片,收获成片。现在老师让孩子——特别是高一点年级的孩子,让他们抄词、抄句,这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好,我们现在跟着作者,不过下午了,我们到了晚上了。春天的晚上是什么样的呢?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小路上,石桥边,是不是对称的?
  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披着蓑,戴着笠,是不是对称的?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对称;城里乡下——对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对称;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对称。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对称。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心底里跟自己讲一句话:哦,我终于明白了,对称是我们语言表达的主体。是不是明白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对称句,意法。春天像娃娃,春天像姑娘,春天像青年——三个对称,三个角度,三个意法。我们是不是领悟得更深了?
  四川-遥遥:老师,我感觉不是在学习文章,而是在赏画了,您在讲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有了一幅画——把这个传递给孩子,孩子就成功了,写东西必定有功夫,必定生动了。
  我们之前不断讲这个观点:作文不难,只要我们家长做一点点改变。这位妈妈讲的心得,就是改变。有了这个改变,孩子的作文功夫必定有长进。关键问题是:我们是不是愿意改变?我们现在体会到的,学习到的,就是我们的成功。如果我们把这个转化到孩子身上,就是妈妈的成功。
  大家刚才兴奋的心情,我是能感受到的。现在,我们是不是觉得作文很有意思了?是不是觉得,作文,多大点事儿了?说实在的,改变小屁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改变我们的妈妈爸爸,就显得有些难了。只要我们一心一意,用心地去改变,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我们来对前面讲的,作一个小小的补充:
  首先,我们讲了六根六尘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通常是用眼最多,所以,大部分的作文都是色法,这是最主要的方法。
  其次,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是用听力,所以在大部分的作文中,除了色法就是声法。一篇作文,如果只有色法,没有声法,那就单调了很多。我们读唐诗、宋词,大家再回去体会一下,几乎都有声有色。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第三,我们还要用到香法,就是我们闻到的。学会用这个方法,文章就更加得趣了。
  第四,我们再用到味法。
  第五,我们再用到触法,就可以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第六,还要强调的是意法,就是比喻,一定要好好地,大量地用。一般的规律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引导自己的孩子:你看到什么了,这个东西像什么呢?你听到什么了,听到的东西像什么呢?你闻到什么了,闻到的这个味道像什么呢?以此类推……慢慢就可以让孩子养成丰富的形象思维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