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谈孝:我们提倡孝的思想,但从未提倡过愚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现代社会的一些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成年人,动不动就搬出孔孟的孝道出来吓唬人。

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乏“愚孝”的事情, 愚孝的本质就是洗脑。 比如,愚孝对婚姻就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很多愚孝的人(如妈宝男)造成婚姻的不幸福和离婚率的增加。再比如,在社会上为人处事,面对决定总是犹豫具有不确定性,似乎总想着等待别人的建议提醒,这也是愚孝造成的不成熟。还有,我们这个社会最难还的就是感情债了,“我生你不容易”、“我养你不容易”、“我以为为你xxx现在就叫不动你了”,,却没有明确亲人之间也需要一定距离界限,甚至一味索取也是有的。

他们这些人,真的懂什么叫做孝吗?真的理解了儒家所说的孝吗?可能是半斤八两、道听途说的多吧。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成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思想。孝,也是中华传统美德。孔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意为孝的本质是仁德。脱离仁德的本质,就是对孝的错误诠释。孟子认为,把自己的想法境况不隐瞒地告知父母、做好自爱和培养仁德心、为后人起到榜样的作用。

孔孟提倡“忠孝”,但并没有提倡“愚忠愚孝”的思想。首先,《孔子家语·六本》就认为,真正的孝子要逃避长辈的盛怒,应学习舜的作为,而不是曾参那样——无论父亲找他干活还是打得晕厥,曾参都不逃走而乖乖站着任其责打。其次,《孟子·离娄上》阐述了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还说无道之君,要诛之,或者换掉。

荀子也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即子从父并非孝子,臣从君并非忠臣。

从上述的大儒名言来看,听话、盲从,并不是忠孝的人。从命,得看在什么样的情况和什么样的目的。

一味地听信父母长辈之言,若合法合理合德的话也可行,但有两个点需要特别的注意:第一,父母长辈的学识经验是否足够,以致于有理有据让你信服;第二,他们的结论或建议是否主观,听闻而来没有客观则不要疑问。

总是听从父母安排的人,不会有出息,做人一定要有主见。别总认为孝就一定是听他们的话而不顶嘴反抗,等他们都去极乐世界而只剩下你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思考与做事的重要性了。

但是,那时候也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