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应该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很多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经过百千年的流传下来,早已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就上面这四句话来说,很多人以为他是出自同一本书,实则不然。前两句“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出自增广贤文一书,至于后两句那就是流传演绎,后人所添加。那么这四句话我们该怎么去理解呢?

首先,慈不掌兵的典故出自“孙武练兵”,相传孙武下山投奔吴王,吴王为了试探他的本事,就找了十几个宫女妃子让他操练,结果这些宫女都以为是在玩游戏,根本不听孙武指挥,哪知孙武手起刀落之下,就以违抗军令为由,杀了吴王的两个妃子,这下包括吴王在内的所有人都傻了眼,从此乖乖听话。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死之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心慈手软,为将者往往可能会因为对一个人的手软而将全军将士陷于不义。所以说“慈不掌兵”,这是一种大爱。


义不掌财,简单来说就是作为一个管理钱财的人,过分的追求仁义和义气,反而会给自己和上司带来灾难。这个集中体现在财务会计这个职位上,作为一个企业或者大到国家的财务管理者,如果平时喜欢跟人谈义气谈仁义,就会因为个人感情,为犯罪分子留出口子,最终的结果是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梁山头子宋江,其人出名以乐施好善,平时但凡江湖上的好汉们谁家有了困难,宋江都会慷慨解囊,这样的做法对于收拢人心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财富积累的方面来说,这样不知节俭的散尽千金,到了终了必然留不了几个钱,所以类似宋江和杜月笙这样的人,到临了反而是生活拮据了。


情不立事,也很好理解。做小事情需要讲人情世故,圆滑变通,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不能太看重私人感情。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国家,过分的讲感情最终会害了自己。身为高层领导,如果因为个人感情,就对有些犯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间长了,下面的人就会上行下效,而且会让整个系统都会沾染这种风气,这对于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来说就是致命打击。

善不为官。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善良的人就不可以做官,事实上当一个好官,必须要善良,只不过这个善良是要在法律规章制度内,作为一个好官,就必须对百姓心存善意,对贪污腐败行为不善良,这样的不善良才是对天下公平的最大善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5
这句话是在说明各种岗位的官员应该规避的性格弱点。管理军队不能开过仁慈,管理钱财不能太讲道义,立身处世不能太讲人情,在朝做官不能太过心善。这一句话也是古代统治者选举官员的标准。
第2个回答  2020-04-05
这句话就应该理解当乱不乱,必受其患,而且人过于心慈手软,老有妇人之仁的话很难让人服众,也很难建立威严。
第3个回答  2020-04-05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喜欢被情感所支配的人不应该身居重位,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冷酷无情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