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可欺之以方”出自何处?

如题所述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之《校人欺子产》

原文: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译文: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

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管理池沼的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有智慧?我已经把鱼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4

“君子可欺之以方”出处是:《孟子·万章上》

原文: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唯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於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翻译:

万章问道:“人们说到了禹时道德就衰败了,天下不传给贤人而传 给儿子。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对,不是这样的。上天把天下给贤人就给贤人,上天把天下给儿子就给儿子。过去舜向上天推荐禹,过了十六年,舜去世了,三年服 丧结束,禹到阳城回避舜的儿子,天下的民众跟随他,如同尧去世后不跟随 尧的儿子而跟随舜一样。禹向上天推荐益,过了七年,禹去世了,三年服丧 结束,益到箕山之北回避禹的儿子,朝见、诉讼的人不去见益而去见启,说‘是我们君主的儿子’;歌颂的人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是我们君主的儿子’。

尧的儿子丹朱品行不好,舜的儿子也品行不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 经历年岁多,给予民众恩惠很长久;启很贤明,能虔诚地继承禹的德行,益 辅佐禹经历年岁少,给予民众恩惠不长久。舜、禹、益相隔年岁的长短、他 们儿子的贤明或品行不好,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没有人叫他们做 的却做到了是天意,没有人给予他们的却得到了是命运。一介平民得以拥有 天下的人,德行必定如舜、禹一样,而且还要有天子推荐他,所以孔子没能 拥有天下。继承祖先而拥有天下的,上天所废弃的必定是如同桀、纣那样的 人,所以益、伊尹、周公没能拥有天下。

伊尹辅佐成汤称王天下,成汤去世 了,太丁还没继位就死了,外丙在位二年,仲壬在位四年。太甲破坏了成汤 的法度,伊尹把他放逐到桐邑,过了三年,太甲悔悟了过错,怨恨自己、改 正自己,在桐邑的三年,他安心于仁、以义来改变行为,听从伊尹训导自己, 终于重新回到了亳都。周公没能拥有天下,犹如益在夏代、伊尹在殷代一样。 孔子说:‘陶唐氏、有虞氏禅让,夏、殷、周三代继位,他们的道理是一样 的。’”

作者简介: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27
君子可以被合理的借口所欺骗,但难以以错误蒙蔽其高尚的品德。这就是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校人欺子产,子产知道鱼被校人吃了。但其高尚的品德不愿为一条鱼而为难校人。而校人却以得起所哉嘲笑子产。殊不知子产只是不愿与他计较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