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眼睛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如题所述

1、发育不完善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这段时间如有高度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视网膜黄斑发育异常以及黄斑疾病、视传导通路疾患,不能形成双眼单视就会发生斜视。或者由于儿童原来形成双眼单视功能不稳定,外界的刺激(如发烧、惊吓、外伤等)使这种不稳定的能力减弱丧失而引起斜视。眼斜视后又阻碍了双眼单视发育,加重了斜视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
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
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0
出现这类情况,一般常见的表现有:
一,影响外观,正常人眼看视物时双眼盯着同一个目标。斜视患者一个眼盯住目标,另一个眼偏离目标,外观看上去十分不自然,而且也会对患者的内心造成影响。因此,第一个明显的危害就是外观,从而使患者的心理受到了影响。
二,立体视,就是判断物体远、近或者深、浅的能力,犹如闭上一个眼睛上、下楼梯会觉得深一脚、浅一脚不稳定,斜视患者虽然双眼同时在看事物,但是看的目标不一样,上、下楼梯会出现与正常人闭上一个眼同样的感觉,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伤害。
因而如果说孩子眼睛斜视,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
而孩子眼睛斜视具体怎么治疗,那么是要看斜视的类型的,斜视的类型不同,那么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因斜视的类别不同,一般可分为手术法与非手术法。
(一)手术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
先天性内斜视(斗鸡眼)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二)非手术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由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建议及时服用药物,矫正屈光不正。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屈光不正会逐渐矫正,斜视会逐步改善甚至恢复。
第2个回答  2021-04-19
小孩斜视的话,一般来说这种斜视,我们现在认为在两岁之前就发病了,如果是父母早期发现了,进医院那个医生的评估,他能够很好的矫正,然后早期矫正的话,能够对他的以后远期,不管是心理发育还是视力发育,视功能发育都会很有帮助,如果家长发现他的斜视了,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大了,可能多数人需要进行手术,甚至戴镜来进行矫正,最后,进行手术来矫正。
第3个回答  2019-04-21
1岁以内由于孩子调节眼球的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全,可能出现斜视,可以暂时不必治疗,观察到1岁以,如果仍然斜视可以配镜或手术治疗,还有不明白的您可以来北京儿童医院咨询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