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一文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

如题所述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12
多次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出一幅江南美景,突出了作者朱自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总结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即通过记叙、描写等来抒情。本文就是描写中抒情。作者在描绘春景图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寄托着自己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首句叠用“盼望着”,表达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接着作者就具体描写春景图。“春草图”,写草的萌发,人们嬉戏游玩的情景,充满着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情。“春花图”,表达了作者对万紫千红、争芳斗艳的春天的赞美之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的温暖、芳香、和悦,赞美它的柔和与温暖。“春雨图”写绵绵春雨的醉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欢欣之情。“迎春图”写出人们在春天里,充满希望,抖擞精神,努力工作,赞颂春天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样,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情由景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让读者回味无穷。
第2个回答  2019-01-04
本文作者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描绘春草图,意欲表现春草的可爱,但却不直接抒情,而是客观地写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等,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如抒发对春草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无一处有生命力之类的字眼。但读者从“钻”字不难看到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儿,写春草的可爱,也看不到类似“可爱”的字眼。只是写人在草地上的欢乐之情。这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情有景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让人回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