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要传位给李显而不是李旦?

为什么呢?当时李旦已经是太子了啊!干嘛还要多费周折呢?还有,我咋觉得李显貌似没李旦还有才能一些呢?还有,为什么当时人们对李显的期望貌似要比李旦高呢?这一切只因为李旦比李显小吗?还有啊,李显当初还因为过分提拔韦氏的亲戚而犯过错啊。为什么武后要把位传给他,人们对他的呼声还比较高呢?还有人打着他的幌子谋反呢?是高宗在位时就准备传位给他吗?

当时传位给李显已是大势所趋。
张昌宗兄弟为了讨好李氏,为自己留条后路,全武则天召回李显,并立为太子。至此,武李两家皇位之争以李家胜利而告终。
二张与李氏决裂后,多次阻挠李显继续当太子。当武则天从长安迁回洛阳后,朝臣对武则天失去了信心,决定发动政变。
早在神龙政变之前,朝中大臣总体上倾向与李家王朝,反对武家子孙即位,反对二张专权。民间百姓也普遍认同李家王朝,对李家王朝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神龙政变后,张柬之率军除掉了二张,控制了武则天,将武则天软禁。武则天迫于形势,只能传位李显。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

  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张易之兄弟有没有造反谋逆的计划呢?我们找不出确切的证据来。但张易之两人极有可能怕武则天去世后不仅权势不在,还可能大祸临头,所以结纳羽林军将帅和部分大臣以防不测也是可能的事情。反正当时长安城中出现了“易之兄弟谋反”的传闻和帖子。 历史大全网好,好历史大全网
  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机诛杀张易之,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迅速安排桓彦范、敬晖两人担任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为政变提供保障。当时皇太子李显在北门起居。桓彦范、敬晖利用禁军将军身份拜谒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太子的赞同。张柬之早年在外地担任刺史时,曾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谈起武周的乱象,两人相互约定:“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张柬之此时也推荐杨元琰担任羽林将军,共同筹划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在迎仙宫的消息越来越少。政变集团决定就此发难。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官兵五百余人向宫中进发。其中李湛、李多祚前往东宫迎接皇太子李显。李显毅然出宫,走到了羽林军的前头。一行人走到玄武门时,官兵们看到太子出面,山呼万岁。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就簇拥着李显冲向迎仙宫。在宫门口,守卫与叛乱者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张柬之簇拥着李显轻易就斩关而入。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养病。张易之、张昌宗两人就在集仙殿内,听到外面喧嚣,拿着兵器出来观看。在廊下,汹涌而来的羽林军将张易之兄弟当场杀死。张柬之等人事先还分派羽林军去各自的家中斩杀张易之的哥哥、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张家兄弟的脑袋很快就出现在天津桥南。长安的士庶百姓见了,没有不欢叫相贺的。有的人还脔割张家兄弟的肉,在一夕之间就只剩下骷髅架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李显远离京城,眼不见心不烦;李旦长期被武则天软禁在皇宫,母子之间自然会发生不少矛盾。李显是有罪之身,武则天赦免其罪,把他升为太子,会因此对武则天感恩戴德;李旦本来就是皇嗣,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不会像李显那样有感激之情。

李旦住在京城,成了武家子弟打压的主要对象,武家人多次陷害他。如果李旦继位势必会对武家进行大清算。最最重要的是,李旦作为长期居住京城的皇嗣,朝中有众多大臣支持他。立他为太子可能威胁到武则天的皇权;而李显多年流放在外地,在京城没有力量,容易掌握。

而且李显继位后,为了制衡李旦的势力,需要借助武家的力量。这样就起到保全武、李两家的作用。为了婆家和娘家,武则天可是用心良苦啊!

扩展资料

武则天立自己儿子为太子时,只剩下两个儿子了,一个是被她废了皇帝之位,降为庐陵王的李显,另一个是禅让皇位给她的李旦。

从能力上来说,李旦本身通读诗书,性格内敛,有点象高宗李治,并且做过六年的皇帝,又做了多年的皇嗣,对朝政的处理不说是驾轻就熟,也足足能够胜任。

而李显因为是第三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做皇帝,当王爷时,整天想着吃喝玩乐,对朝政不管不问。被封为太子后,虽然李治和武则天给他安排了许多能臣,但是也没把他贪玩的性格掰过来。

虽然李旦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但是对于武则天个人感情来说,立李旦为太子,她有很多顾忌。武则天曾秘密杀了皇嗣妃刘氏和侧妃窦氏。

皇嗣妃刘氏的儿子李成器是嫡长子,李旦当皇帝时,李成器曾封为太子,现在自己杀了他的母亲。如果立李旦为太子,以后他们父子继承皇位,恐怕自己死后都不得安宁,可能会落到无人祭祀的境地。从私情上讲,武则天不希望李旦当皇帝。

武则天为了称帝,大肆屠杀李氏族人,而替她铲除李氏族人的就是武承嗣,以及其他武家人和酷吏。李氏皇族的累累血案,李旦自己的仇与恨,使他是不会放过武家人。

一旦李旦坐上皇帝宝座,估计第一个就会拿武家人开刀,不说斩草除根,也不会留下几根苗,这是武则天不愿意看到的。

武则天当政的这些年,一直打压李唐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官为了自身利益,谁敢往李旦身前凑,躲避还来不及呢,所以朝廷官员对皇嗣李旦是远远的避着,甚至为了自已的利益,在武则天面前还要贬损、挤压李旦。

如果李旦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想着这些年受的压迫,受的冷遇,当上皇帝之后,报复他们怎么办?

或者李旦到时也来一个株连,只要与武家有牵连的人一概都不能免,那么这些年武氏当道,又有几个人与武家没有关系,这样算起来,人人都忌讳着李旦。或者李旦要来个搂草打兔子,把曾经有负于自己的官员都来一个大清洗,那可真是人人自危了。

因此,无论是武则天自己,武家人,还是朝廷百官,都不希望李旦当皇帝,那么剩下的唯一人选便是庐陵王李显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8

主要是出于这几个原因:

一是李显流放在外的十四年,母子之间正面冲突很少,在感情上没有多少隔阂。而李旦常年在武则天的监视下虽然冲突也很少,但她知道李旦为求自保而处处忍让,城府较深,更重要的是李旦的两个妻子被自己杀死,心中的怨气仍在。李显的儿子女儿也曾因为非议二张而被逼死,可武则天也逼死了娘家人武延基。

二是因为被流放的李显还是带罪之身,倘若被武则天召回并重立为太子,他一定感激涕零。李旦就不一定,他本是皇嗣身份,迁居东宫后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如果让他继承王位一定看做理所当然,自然不会有任何感激之情。

三是李显常年在离长安千里之外的湖北房州,在朝廷上没有自己的政治力量,武则天不用担心被他架空,相反还会维持武则天构建好的权力格局。而李旦常年在朝廷,又是皇嗣身份,依附他的大有人在,况且朝中因他被降为皇嗣身份而得到诸多同情,很容易建立自己的势力。

四是李显和武家人没有多少积怨,甚至还主动与武家联姻,武则天传位给他可以保证武家人的地位,至少可以保命。李旦则相反,他与武家人早已结仇,若是以后登基一定要武家人算账,武氏一族可能有被灭门的危险。

宰相吉顼与二张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拥立庐陵王,武则天最终听取了二张的意见后才决定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这才是武则天最后把皇位传给李显而不是李旦的重要原因。照此看来,理由竟然这么简单。

扩展资料:

武则天传位给李显的原因:

张昌宗兄弟为了讨好李氏,为自己留条后路,全武则天召回李显,并立为太子。至此,武李两家皇位之争以李家胜利而告终。

二张与李氏决裂后,多次阻挠李显继续当太子。当武则天从长安迁回洛阳后,朝臣对武则天失去了信心,决定发动政变。

早在神龙政变之前,朝中大臣总体上倾向与李家王朝,反对武家子孙即位,反对二张专权。民间百姓也普遍认同李家王朝,对李家王朝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首先,李显是长子。古代嫡长子立储,长幼有序,废长立幼乃是国家祸乱根源之一。 其二,李显原本就是大唐皇帝,高宗传位于李显,后来武则天临朝听政,把李显废了,才顺利登基做皇帝。所以原本皇位就该是李显的,武则天再还回去很合理。 其三,大周天下原本是李氏天下,武周一族撺掇武则天改立武则天立武氏族人位储君,但是武则天考虑到自己乃李家媳妇,篡位已是大不孝之罪,如果再立武氏族人为储君,必定断绝李氏子嗣,则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太宗,高宗。背上千古骂名。而李氏族人也早因自己篡夺江山而耿耿于怀,再做此的话必然会激怒李氏族人,天下动乱,人心必定向着李氏。则武氏万劫不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08
不是李旦没有能力,就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李显是李旦的哥哥,按道理来说当然是李旦先当皇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