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生平100字以内

如题所述

林则徐额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扩展资料: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

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推荐答案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林则徐曾多次在中国近海粉碎英国人的武装挑衅,“虎门销烟”尤称壮举。然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严重损害了英国鸦片贸易的巨大利益,客观上促使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长达百年的侵略史由此揭开。追答

望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2
林则徐为维护我国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重视执法、认真行法上。当然他执行的是封建大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与外国的关系而言,他行法于在华外商,就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义。当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外夷”,“化外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与华民同照新例一体治罪。”他还明确地向英国政府宣布:“凡在一年六个月之内,误带鸦片,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林则徐反复强调“夷商至内地”,必须遵“天朝”法度,犹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一样。这反映了林则徐维护我国主权和法律的鲜明爱国的思想。追答

给个采纳,亲

第3个回答  2022-03-12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栎社散人等 ,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云贵总督等职。1839年赴广东虎门销毁。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作品传世。
第4个回答  2019-03-17
虎门销烟在中国……
点击头像资料自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