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的作者是谁,生平。

想了解一下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 明孝宗弘治元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蜀郡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县)人.生平著述达四百余种之多,现存世亦有一百一十种以上,其著作之多,涉及面之广,为世界文人中罕见,是我国明代首位博洽人物。还对汉民族文化起到一定传播作用.杨慎出生于显宦之家,父杨廷和官至首辅,博学多闻,母黄氏亦通达文墨,故自小蒙受教益不浅,加上天资聪明,文思敏捷,且特好读书,十一岁即能赋诗作文,有“过目成诵”之能,人称“神童”.十二岁时同父及叔观画,即兴赋诗一首:“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备受长辈赞赏,传颂不衰。后来杨慎受业于茶陵诗派首领李东阳门下,诗文愈见长进.二十岁于蜀中乡试,夺得“《易》魁”,大受四川督学刘丙称誉。以为取录了一位苏东坡式的人才。二十四岁即正德六年(1511)廷试第一,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以后参与修订《文献通考》、预修《武宗实录》.正德十二年(1517)任殿试掌卷官时,他不畏权要阻梗,力争舒芬得中状元;又谏斥武宗帝“非事而游”荒唐行为。及至武宗帝崩,世宗朱厚熄尚未即位之前,协助担任首辅之父推行“新政”,革除弊政,同时续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杨慎召为翰林学士,同年世宗帝为抬高家支地位,违背祖宗礼法,不顾群臣反对,追升自己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下诏尊称为“恭穆皇帝”.杨慎联合同僚三十六人上疏反对,遭帝责斥,七月复上疏,并带头哭闹宫廷大呼“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世宗派兵当场抓捕.杨慎等一百九十人,五品以下处以“廷杖”,有十八人被活活打死,杨慎亦两次被打得半死.—是年秋天,三十七岁的杨慎以“议大礼”之罪,被贬逐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永远充军,由其继室黄峨送至江陵而别,整整三十五个年头未得赦免,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病故异乡,终年七十二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9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