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简短一些(急)!

如题所述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到明清时,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2006年,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中秋”一词最早源于《周礼》,《礼记·月令》中说“仲秋之月养衰 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 效,逐步传到民间。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 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也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 时候。这一天,唐军裴寂看见月亮,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此 后,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做纪念。 来源:雪豆月读·中年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