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

如题所述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的方法: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
  俗话说得好,作文的源来自生活,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事物,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事物。因为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写出的文章才会感染人。
  例如,我在讲朱自清《春》这课时,正值春季,我先领着学生去春游,来到郊外,让学生观察花、草、树、鸟,有的学生说,小草绿了,有的学生说桃花开了,有的学生说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还有的学生说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学们高兴极了,班上成了欢乐的海洋,于是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去写一篇小随笔。
  我讲朱自清《春》这课时,提问学生,《春》这课作者为什么会写得那么好,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学生说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有的学生说作者善于体验生活,还有的学生说作者有着丰富的情感,我说,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正因为朱自清发现了美的事物,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所以才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文章。
  学完这课,我让学生明白: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因此,大家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这样我们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积累优美语句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应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无论读哪一本书或哪一篇文章,都应该让学生领悟书的主要内容与主题,能知道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教师在平日的教学里,就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教学。
  例如,我在讲鲁迅《雪》这课时,重点领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美,如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了这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等。然后回归到阅读上,我们阅读其他文章也该如此,应该知道哪些内容是优美语句段,课下如何做好读书笔记,要求长期积累,牢记在脑海里,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积累优美语句段,对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有时也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因此,培养学生多看课外书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进行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就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认识,写出的作文就会有魂。
  三、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把握文章的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美是作者对生活美的独特发现、理解与创造。它具体表现为新颖美、纵横壮阔美、曲折紧凑美、内在美和整体美五个方面。有的学生写作文,往往把握不住这五个方面,东一笔西一笔,让别人看了,总觉得是凑字数。教师在平日的教学里,就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学。
  例如,我在讲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这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然后追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文章的结构美体现在哪里?当学生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后,就把落脚点放在学生写作上,给学生出示一些平日里收集的材料,如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谋篇布局,然后写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也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会学生提炼作文素材
  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写不出好作文。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也写不出好作文。材料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材料前,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些学生往往不舍得割舍材料,有用没用一起上,这样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给了学生许多素材,让学生从中选取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没用,并说出为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1.立意深刻,创意新颖
  即看作者是否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如学生选勤劳材料可以表达追求幸福与和谐的主题,如学生选关爱材料可以表达亲情和友谊的主题,学生一旦明白这个道理,作文进步是很明显的,真情实感也会自然流露出来。这就叫平凡中见真情。
  2.选例典型,效果最佳
  要想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应该让学生明白,撷取最恰当、最新鲜、最能震撼人心的素材,是体现作文主题最好的素材,即使再好的材料,与主题无关,也不要选,选取的素材,必须为作文的主题服务,做到恰到好处地使用写作材料表情达意,才能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3.选材要精,拟题尽量从小角度切入
  生活是海,文章是浪。生活中题材广阔无垠,而写入文章的仅是浪花。浪花虽小,但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小角度能够表现大主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选材时切入的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
  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例如,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可采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指导学生写作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不断引导,适时鼓励,持之以恒。让学生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知道如何春赏嫩绿、夏赏花开、秋赏落叶、冬赏雪飘,这样学生积累就会越来越丰富,作文也就会写得生动精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3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其中有很多是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共鸣的.例如在教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各种顽皮的行为,学生们大多经历过,因此在教学中适时的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年故事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很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文章,课本中比比皆是.克莱恩说:“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你必须要从旁协助他们.”
二、在阅读教学中积累创新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 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对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凝练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反复体味,并教会他们可以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其中文章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的细致描写,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马上对目前所处的初春季节进行描绘.由于季节相同,景物相似,有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有了这样的语句“轻风微微的吹拂着,个小的花朵迎风飘扬,跳着轻盈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幽雅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沉迷,使人流连忘返”,在这里,学生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新,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我还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认真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作写景的文章,学生习作中又有了这样的语句“春天来了,大地焕然一新,四野里到处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我连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看看春天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中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这两段文字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创新,达到了将别人的好的东西学到自己的头脑里,并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岂不妙哉?
三、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谋篇布局
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着重向学生分析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和语言,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结构,抓住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出来的文章既谨严有序,又条理分明.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纪书慧在作文《我的校园》中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抓住校园整洁、美观等特点,从教室、操场、花坛、走廊、厕所等几个角度来对校园进行说明,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准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