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演义”?跟史和志有何区别?

什么叫“演义”?跟史和志有何区别?

  他们之间根本区别是,演义是文学性质较浓,故事性强,并且虚构成分较大。多不可信。而后两者多为应用性质的著作,真实性较强。

  演义的来源
  “演义”最早是由说书人口头来完成的,后来才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出现于文艺园地。说书人演说历史故事的底本,叫做“讲史话本”。“演义”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变成了小说。“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故事内容侧重於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已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这是章回小说“回目”的早期形式。以后的演义小说则都采用章回形式。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大盛的时代,而《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这种繁荣的起点。讲史小说发展到后代为何叫作“演义”,一般认为是由俗到雅的变化。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或“演义按鉴”,以忠於历史相号召。同时又在题名上常标明“通俗演义”,则说明敷演历史故事。但万历年间出现的《徵播奏捷传通俗演义》,却是写万历间事,这里“演义”概念已扩大,非专指敷演古事。 另据有些人研究,演义可能为 "演绎" 转写。
  演义的特点
  主要以讲史为内容,其特点是:依傍史传,敷衍成文;偏重叙述,故事性强;行文浅显,通俗易懂。
  著名的演义小说
  演义小说由于采用了章回体形式,深得民众喜爱,故而得到迅速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和《洪秀全演义》等都是产生于这个时期。尤其在明清两代,演义小说数以千计,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章回小说,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二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相继面世。

  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志: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31
演义是文学性质较浓,故事性强,并且虚构成分较大。多不可信。而后两者多为应用性质的著作,真实性较强。

小说体裁之一。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近代认为“演义”与“演绎”意义相近,是作者根据史实由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事件。
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志: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15
演义是指文学作品 经过艺术修改的 类似小说
史和志则是记载正规历史的
第3个回答  2015-10-31
  “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而史和志都是记载历史事实,只是“史遍天下之大,志则录一邑之小。”
  “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近代认为“演义”与“演绎”意义相近,是作者根据史实由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事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