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渊明的 隐与仕

如题所述

  木斋先生的《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中有一节是分析陶渊明的仕隐情结的,你可以找来看看。下面的文字是我根据超星上这本书的图书资料识别出来的文字,一定会有很多别字,不过大体意思应该可以看明白,你可以参考一下,不过最好还是找原书来看看,挺好的一本书

  第一节 仕隐情结
  《梦蕉诗话二则》中记载张翠屏《题渊明归隐图》:
  世无刘豫州,隆个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柯篇,城然动毛发。。
  此诗揭焚渊明的英雄本色,透譬精誓g渊明原本是有“大济”
  之志的,也就是说,陶渊明的人生志向,原本是要做谢安、或说是
  他的曾祖陶侃一类的人物的.不得其时,故而归隐。大仕方有大
  隐,百此大志.因此才会宙陶渊明极为崇高的隐逸地位。他在《感
  L不遏赋》中说: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防
  主人公或是闲居自乐,或是“大济于苍生”,这实际上是渊明
  时常思索的两条人生道路,或说是渊明的自况。而渊明的结论则
  是:fJ:与隐都没芍什么不合本分,都能做然自足称心适意。话外之
  意是,究竟是仕还是隐,要看实际情况。这其实是他以后的结论和
  选择。在他的心目中,实际上是始终视白己为“大济于苍生”的人
  物的,只不过,由于时运不济,不能——骋怀抱而已。《感士不遇赋》
  中描述的“何旷世之天才?罕无路之不双”的状况,正是陶渊明感
  士不遇的自况。同时,也由于“密网裁而色骇,宏罗制而鸟惊”的
  社会环境,他才“被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走向了“击壤
  以自坎”的隐逸道路*
  陶渊明五十岁左右所作的《杂诗十二首》(其五):“亿我少壮
  时,无乐白欣豫。猛志逸四海,窑嗣思远赛。”更是道出了渊明心
  底的秘密:一般来说,隐逸者以清淡寡欲、闲静淡泊为主,不愿意
  谈及或说是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僚者葛亮那样的一
  边隐居,一边歌《梁甫吟》,谢安式的东山高卧,是由于其志向本
  不在隐,而在待机待时也,所以,诸葛亮与谢安终是政治风云人
  物。而陶渊明终身虽然三仕,但终究归于隐。隐士自己透露出:
  “猛志逸四海”.其志向之远大也就可想而切c诸葛九明、谢安改
  选而出仕,渊明则是由出仕而隐逸,交叉而道。他们共问勾勒丫
  个时代的仕隐情结。但在仕隐之间的天平上,却有着不同的倾6
  前者重在仕而后者重在于隐,前者隐中藏仕,仕中恋隐,后者仕
  恋隐,归依于隐,隐中藏仕。不同的倾斜从而造成不同的历史文
  地位:前者从此成为“欲回天地”者楷模;后者则成为出世精神
  象征。
  在归隐田园的愉悦中,渊明会时常一不小心就透露出他内心
  痛苦,内心的骚动,内心的不平:“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吉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口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i
  终晓不能静。”。全然没有了“悠然见市山”的静穆,只有失眠
  痛苦;孤独的痛苦,光阴易逝、生命短暂的痛苦。在这种孤独女
  生命感中,我们不难看到屈原的影子,感受到屈原的那种“众人
  醉而我独醒”的孤独,那种“美人迟暮”的生命短暂而事业无成
  忧虑,但又不是屈原的复本,渊明将屈子那种以生命抗争的形女
  幼化为“挥杯劝孤影”的沉醉和“终晓不能静”的悲凄,并与“
  然见南山”的静穆融合,物我同一,儒道同一,古今问——*一切
  悲乐都融会贯通,圆通为一体了。《饮洒::E—首》(其八)中说: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改异类,卓然见高校。
  这里的青松无疑是渊明的自我象征,或说是渊明在大自然Ll’见
  到了自我的对应物,因而有感而发。作为有着“大济于苍生”志
  向、有着“卓然见高校”品格的渊明,归隐田园,就犹如生活在
  “众草没其姿”的“东园”,而“青松”自孔子品题之后,无疑成为
  儒家理想品格的象征,则这种对应,就义同时含有了儒道的哲学色
  彩。但是,这“青松在东园”的状态,是“青松”的自我选择,所
  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也。这样,“合松”“卓然见高
  校”品格的内涵,就不是不能实现“大济于苍生”的44平,咐是隐
  居田园的傲然一笑,如同结句所说:“吾牛梦幻问,何事继尘聪?”
  渊明有如此之“猛志”,之所以最后选择归隐田园,是多种因
  素构成的。《感:鲁不道赋》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乌惊。被
  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则“逃禄”者,逃戮也。向篇又说:
  “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则原因也在于才华不被重用,因
  此,“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有旷世之才而不为—4世之
  用,对于华夏文化中的士人来说,无论如何是难以圆通的。陶渊明
  围之也会有许多的困惑,如他在《九日闲居》中所说:“如何蓬庐
  士,空视时运倾?,’这是具有总体人生象征意义的诗句;但是,也
  如他在此诗结句中说的:“栖迟团多埃,淹留岂无成广隐居本来就
  有许多乐趣,归隐出园难道就不能有所成就?这样,就将仕隐之间
  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或说是心理1:的解决,在jU世的方式
  上,寻求到人世的成就。而陶渊明的归隐也确实足有所成就的,而
  且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因为,他以自d的行为和诗文,为之建树
  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渊明个人性情的白然本性
  使然。何谓渊明的本性,《五柳先生传》说; “闲静少言,不幕荣
  利。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使欣然态食。”这便是渊明本
  性。欲”大济于苍牛”而又不能忍受“以心为形役”的痛苦.“望
  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渭形迹拘”便是渊明本
  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巨山”,便是渊明本性。所以,虽然渊明
  于慑:于隐,两者皆为俊杰,所谓“运适从钨役、—心处两端/’1:
  但在他心灵的天平上,还是有斯侧重的,那就是隐逸是他最后的抉
  择,而出什则是一种“误会”,“误落尘网中”是也,而这种矛盾的
  结果,是使渊明的隐逸与他前后时代的流行的隐选样式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渊明的隐逸,是一种近乎全新的隐逸样式》
  渊明的别样隐逸形式,其源头一是出于他个人的“大济于爸
  生”的政治情怀,如上所论,还有他的没落土族的家境背景,陶渊
  明出身虽是仕宦之家,但却已然没落,到厂他父亲的时代,连他的
  父亲的名字都已经不清楚了,要4\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个人物,恐
  怕陶侃的这一文就会从此默默无闻,无人间津了。这种没落的土族
  家庭,恰恰是陶渊明区别于其他世族的根本所在。陶渊明在组诗
  《饮酒二十旨》中回顾说: “畴首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可知,
  陶渊明是在学让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
  的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末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
  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所谓“商歌非吾事,依依在
  蹈耕。”③过真正的躬耕生活,而不是将躬耕作为生活点缀的隐逸
  生活。因此,渊明的仕隐情结及其种种行为,也无柱不在自然的本
  身之中。这大概也是到了宋代苏东坡的时代,才得到的认识。苏拭
  的著名论述:
  也就是说,渊明的隐逸,是一种近乎全新的隐逸样式》
  渊明的别样隐逸形式,其源头一是出于他个人的“大济于爸
  生”的政治情怀,如上所论,还有他的没落土族的家境背景,陶渊
  明出身虽是仕宦之家,但却已然没落,到厂他父亲的时代,连他的
  父亲的名字都已经不清楚了,要4\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个人物,恐
  怕陶侃的这一文就会从此默默无闻,无人间津了。这种没落的土族
  家庭,恰恰是陶渊明区别于其他世族的根本所在。陶渊明在组诗
  《饮酒二十旨》中回顾说: “畴首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可知,
  陶渊明是在学让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
  的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末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
  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所谓“商歌非吾事,依依在
  蹈耕。”③过真正的躬耕生活,而不是将躬耕作为生活点缀的隐逸
  生活。因此,渊明的仕隐情结及其种种行为,也无柱不在自然的本
  身之中。这大概也是到了宋代苏东坡的时代,才得到的认识。苏拭
  的著名论述:
  也就是说,渊明的隐逸,是一种近乎全新的隐逸样式》
  渊明的别样隐逸形式,其源头一是出于他个人的“大济于爸
  生”的政治情怀,如上所论,还有他的没落土族的家境背景,陶渊
  明出身虽是仕宦之家,但却已然没落,到厂他父亲的时代,连他的
  父亲的名字都已经不清楚了,要4\是出了陶渊明这么一个人物,恐
  怕陶侃的这一文就会从此默默无闻,无人间津了。这种没落的土族
  家庭,恰恰是陶渊明区别于其他世族的根本所在。陶渊明在组诗
  《饮酒二十旨》中回顾说: “畴首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可知,
  陶渊明是在学让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
  的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末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
  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所谓“商歌非吾事,依依在
  蹈耕。”③过真正的躬耕生活,而不是将躬耕作为生活点缀的隐逸
  生活。因此,渊明的仕隐情结及其种种行为,也无柱不在自然的本
  身之中。这大概也是到了宋代苏东坡的时代,才得到的认识。苏拭
  的著名论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3
仕为官,古人云仕途坦挡,一路平川。隐,归隐山林,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村,小隐隐于山,说就是这个隐。
第2个回答  2010-06-15
简明扼要:
陶渊明“仕”却受挫,不得不因“隐”之,心中却仁惦记国家安慰,百姓疾苦。对仕途仍然充满希望,这点在“悠然见南山”中略有体现。
楼主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