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与中国古典诗词。

搜集阅读描写梅兰竹菊的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诗歌数量不少于20首,探索中国文化赋予梅兰竹菊的精神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体会。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2梅 花 诗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花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
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
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
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
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
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
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
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
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
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
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
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更吹烟雨暗黄昏。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
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
横斜疏影托波来。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
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
故托缁尘异汉宫。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
未肯十分红。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
一岭是梅花。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

O(∩_∩)O~,挺多挺杂的,撮合着看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4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2梅 花 诗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花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
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
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
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
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
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
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
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
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
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
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
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更吹烟雨暗黄昏。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圣恩寺看梅
第2个回答  2010-05-18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2梅 花 诗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花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
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
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
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
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
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
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
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
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
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
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
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更吹烟雨暗黄昏。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
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
横斜疏影托波来。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
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
故托缁尘异汉宫。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
未肯十分红。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
一岭是梅花。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天哪
太多了
你自己去网站看吧
竹:http://www.mcscn.net/292.aspx
兰:http://www.mcscn.net/124.aspx
第3个回答  2010-05-27
唐·韩愈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兰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白

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崔涂

幽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杜牧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商

与于中丞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谷

和三乡诗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唐·褚朝阳

奉上徐中书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宋·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

题杨次公蕙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宋·释文兆

幽兰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宋·丁谓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宋·张咏

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宋·晏殊

盂兰盆

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宋·释重显

日暮游东涧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宋·梅尧臣

石兰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宋·赵湘

皇后阁春帖子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宋·朱熹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宋·朱熹

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宋·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元 余同麓

咏 兰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揭 斯

秋蕙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元·李祁

题《兰棘同芳图》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元·元梅

墨兰

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

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

元·倪瓒

题郑所南《兰》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元·张翥

题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明·李梦阳

湘妃怨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明·李日华

垂兰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明·陈献章

题画兰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文彭

题兰竹卷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明·史鉴

子昂兰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明·李日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明·李日华

画兰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陈继儒

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董其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明·徐渭

水墨兰花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清 钱谦益

咏同心兰四绝句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清·郑燮

题画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郑燮

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郑燮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郑燮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蒋士铨

题王蔗村镜影图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清·智永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黄任

题画兰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黄任

题画兰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黄任

题画兰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清·曹寅

冬兰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清·姚燮

珠兰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第4个回答  2010-05-18
不知道楼主是要诗词,还是要体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