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包括这些:

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虚笔、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大手笔、 层递、 深化主旨、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主次、远近、通感、白描、 绘声绘色、对比、设置悬念、联想、想象等

拓展资料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7
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
  1、
烘托了……的气氛。
  2、
衬托
/
反衬
出作者……的心情
/
感情。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倒装、铺垫、过渡、照应、欲扬先抑、人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
对比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2、
衬托:
  ①正衬:用相同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同之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我的空中楼阁》写小屋周围的树美,是为了突出小屋更美。
  ②反衬:用相反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反之处)。
  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象征: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指代前面两层的内容)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第2个回答  2013-12-15
(1)借景抒情。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对托尔斯泰的墓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人崇高人格的赞颂。(2)情景交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3)托物言志。如:杨朔的《荔枝蜜》所寄托的为社会主义建设辛勤劳动的愿望。(4)想象。如:泰戈尔的《对岸》(通篇)、白居易的《琵琶行》(片断)等。(5)联想。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柯灵的《画意绵绵》以及《荔枝蜜》、《春》等。(6)象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柯罗连科的《火光》等。(7)记叙、议论、抒情结合。如:夏衍的《包身工》。)
第3个回答  2013-12-15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等
第4个回答  2013-12-15
1、寓情于事;
2、因事见情;
3、寓情于物;
4、托物言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