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的影评怎么写

是第一部的
老师要求600字
急~~

  《叶问》之问:武者何为?
  《叶问》绝对值得让你连续去电影院看两遍。第一遍,看眼花缭乱的功夫,因为电影票的价值全都化成了以秒计时的拳脚之间;第二遍,看功夫背后的芸芸武者,他们用短暂或跌宕的人生画出一个暴戾的问号:世事无常,武者何为?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片段,以轻快诙谐的情节带出了一群抗战前夕中国民间武林的众生相。当时号称武术之乡的佛山,拜师学艺切磋技艺成风,其中当然也不乏门户之见、高下之争。在这不长的篇幅中,对武痴迷者有之,以武撑门面者有之,用武征服他人者亦有之。而故事的主角叶问,在这熙熙攘攘的武者之中,却是一个虽爱武却无争、既内向且谦和的一流高手,同时还是个爱家顾家、“尊重老婆”的富家子弟。在这种生活大背景下,习武纯粹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展现了草根的野性和谐趣。以金山找为代表的北派武学带来的威胁,算是本段戏剧冲突最为激烈的一幕,却也在叶问的鸡毛掸下,以最家常的方式被消解,并在众多武者的追星狂欢中落下喜剧的幕布。

  教科书翻开民族的悲剧页面。传记电影往往用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来制造人物命运的转折,叶问以及他的同辈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陷入了无用的境地。在武器强于武功,铁骑践踏武技的年代里,武者们的焦虑、彷徨、痛苦和无奈,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意义追求道路。但也正是在故事发展的这个节点上,暴露出了香港电影一向力不从心的编剧水准。金山找的角色定位是个败笔,这个早先鲁莽憨厚的北方汉子,后来成为山贼不说,还匪夷所思地向日军出卖叶问(这个情节据说被删了,但我们从李钊的舍命提醒中可以获知)——这种突兀的性格转变、不知所踪的人物去向,还表现在武痴林兄弟的经历上,此不赘述。如此糟糕的副线设计让一众武者的生态展现差点让本片又成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版本。

  幸好我们还可以看看廖师傅的表现。这个长相富态的中年人,算是片中国产武师的第三号人物。心高气傲又带着点小市民习气的他,现在也要为了一日三餐而与日本人比武。他的处境同样也是其他武者所必须面对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被这些“粗人们”转化为既能痛打日本人、又有机会填饱肚子的实用主义和冒险主义行动。廖师傅最终死于日本人的冷枪之下,也间接地死于他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缺陷。他的死,加剧了习武者追求功利性的迷失:武功再好也挨不过一枪,武者何为?

  叶问深知这一点,也因此感到茫然和失落。一身的上乘功夫,却只能去挖煤来换取一块烤地瓜,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胞惨死而无力施救。他对妻子说 “我很没用”的时候,眼神绝望地快要死去。这里是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也预示着叶问将带着困惑重新上场,去扮演一个本不该由他扮演的英雄角色。看到这里,很自然会涌起观看李连杰版《霍元甲》时的期待:集民族仇恨于一身的民间武术宗师,是否又将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悲壮武打让我们再次经历爱国主义高涨的精神洗礼?

  然而,《叶问》终究不是抗战版的《霍元甲》。决战的前一晚,他似乎解开了许多曾经解不开的心结:是该一心习武还是尊妻教子?是该独善其身还是尽传所学?是该以身殉国还是隐忍不作?中华武术的价值在哪里?国人习武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民族大义是什么?国家伦理是什么?在人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一身的武学精髓又将如何发挥作用?……电影中,叶问自己的回答是儒家的“仁”。但我以为,一个“仁”字还不足以让他满意,因为在轻松打倒日本人之后,影片给了一个煽情的慢镜,我们看到此时的叶问依然茫然,面对着欢声雷同的同胞,他会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来不及给答案了。中枪、人潮、抢救、逃亡……几行字幕伴随着历史照片交代了宗师的后半生广收徒弟、光大武学的历程。武者何为?《叶问》除了给我们带来咏春拳的精彩表演外,还抛给了我们这个存在主义式的严肃命题。我们的传统武学,被好莱坞拿去用威亚和电脑缔造了“功夫之王”,喜欢“拿来主义”国产导演又活学活用地制成了诸多烧钱大片。当武打成为特技和噱头后,张彻时代以“武”打出男儿热血和侠气的电影匆忙退场。如今,《叶问》艺术地再造了一个热爱武术如生命的一代宗师形象,并试图唤醒我们对中华武学的真正回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叶问》当之无愧地称得上近年来最好的功夫片。

  《叶问2》:民族情怀的劣根性
  身在异乡,没有在家里看电影的惬意,一心只读圣贤书,连踏出校门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就更不要说转公交,坐地铁,在偌大的城市中当跳蚤了,弄你个晕头转向不说,去时是一次长征,回时是一场战争,还没到提心吊胆,到了思前想后,走后又风尘仆仆,所以宁愿闭户不出,也不要沾半点城市的痞气,以免浑了自己的纯洁。

  不过偶尔出去走走,偶尔到电影院看看电影,不说点燃生活的激情,也算是给了平淡一次崭新的排列组合。就像一杯浓苦的咖啡,不时加入几颗方糖,尽管冲不去苦的滋味,但有忆苦思甜的情怀,这就是生活中少有的变化与快乐。

  所以在下才决定不远万里去看一个电影。选择了叶问2,没有料到却引发了全场观影者的骚动,当然,我没有公开地骚,只是私自内心动了一下,仅此而已,些许摇头叹息。

  不说情节了罢,也就是老套路,先和自己人过不去,然后再和外国人过不去,先一蹶不振,然后耀武扬威,贯穿其中的则永远是一颗仁义道德之心,最后的结局总是慈悲为怀的皆大欢喜,以武会友,以德服人,以胜为终,以我为荣。

  子丹大哥的劲道表演,加上重量级金宝压阵,武功阵容的强大实在是为武戏增色不少,咏春的柔中带刚,加上最后揉捏进的洪拳,实为如虎添翼,博得满堂彩也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了,技惊四座的表演当然惊艳,但令我感到惊异的是,电影院中的掌声不是为传统文化喝彩,却是民愤宣泄的表现。

  就电影本身来说,叶问和咏春当然是最大卖点,但当导演把民族国家的“私利”摆到台面上来的时候,意想不到的结果,观众拍案惊奇,说书人下台,听戏者霸场,艺术沦为了民族自豪感的奴隶,炒作的是如影随形的情绪,不再是引人注目的形象,倒是从低级的物质享受升华到了高级的精神盛宴,但不知是前进,还是倒退。

  林语堂语:25岁到30岁之间是一个有公共精神的人渐渐学乖的过程。其实不说那么具体的年龄,整个人生就是一个渐渐学乖的过程,除了小时候语出惊人,无所不为外,“堂堂正正”也算是普世价值,伴随终生也算中规中矩,但没有了横冲直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重开一扇门的机会,千篇一律的重复,社会变成了一场赛车游戏,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位置,来来回回,往往复复。

  其实我们又是为什么学乖,不是因为所谓公共精神的萎靡,实际上正是公共精神的膨胀导致了这一切。关键不在公共精神是什么,民主,自由?关键在于,主动性的颠倒,主体性的错位,不是我们利用了公共精神,而是公共精神迷糊了我们。而在某种层面上,这种公共精神就是整个民族的自豪感与荣誉心,一种作为国人的无坚不摧。而在另一种层面上,这又是学乖的另一种途径,被精神奴役,从外在内化为已有,彻底的束缚,情不自禁地情绪躁动。

  叶问2在这方面倒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导火索,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分青红皂白的欺压,内外勾结,官商串通,同流合污,没有给当时的英国人留任何面子,我当然没有为其辩护的动机,只是想说,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种碰撞,其间必须有一个尽量客观的评价,但我看到的,却满是内心愤懑的激发,情绪压抑的释放,诉诸的一无是处,也难怪,沙文主义会有一席之地存留于世,因为大家善于被煽动,然后激动,最后反动。

  满口风言风语的英国拳王在台上一次又一次嚣张地挑衅,此情此景,影院里甚至有人大喊:fuck you !除了抓耳挠腮,我也感到无所适从。叶问不负众望,立下战书,最后也顺理成章,漂亮的反败为胜,夯实的拳头击打在英国恶棍的脸颊上,血脉喷张,血滴飞溅。欢呼雀跃的喊叫,振聋发聩的掌声,嘈杂而整齐划一,分不清到底是电影情节安排的奏效,还是影院里集体主义的爆发。

  当民族情结变成一种情绪的宣泄,当民族情结变本加厉于仇恨,除了把内部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指的是世界,是宇宙,而不是内心狭隘的自我庇护。我没有藐视民族认同感的意思,我却也有热血沸腾的那一刻,但暴风雨后的宁静,我们体验到了让人窒息的感觉,是让宁静延伸,还是让暴风雨继续。民族情结背后,隐藏的到底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自由精神,道德操守,还是邪恶而无知的劣根性。走出影院,你是否依旧打抱不平,或者只是发泄后长舒一口气,继续伸出中指鄙视这个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6
影评其实和情书一样,把很简单的三个字用极为复杂的方式表达出来。情书的核心就是三个字:我爱你。至于说你多么美,有多么吸引我,我没了你怎么吃不下饭,那全然是修饰,用来证明我确实爱你。影评的核心也是三个字:好看吗?好看,为什么好看。不好看,片子的缺点在哪里?

所以,影评是最好写的。“赞!”,这是影评。“烂!”,这也是影评。影评的最基本功用就是表达观众的好恶,然后可能的话,再补充一些理由上去,证明你并非是简单好恶。有没有这种分析过程并不重要,态度表达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的影评是要写出来给人看的,那么别人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这部影片好看不好看?你的经验,可以做为他的参考。

很多网友说“哎呀,影评很难写啊!”这主要是指电影的分析部份。一般的观众看完了电影以后,很难说出导演是什么风格,曾经执导过什么片子,片子的主题来源于哪里,其中有什么人文精神。但是作为观众,有必要一定要去谈这些东西么?那些东西只是作为一个注脚,去论证为什么好,或者为什么孬。要是觉得必须写上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影评”,那就是把盘子里的萝卜雕花当主菜对待了。

事实上,电影杂志上也好,报纸专栏也好,很多影评云里雾里大侃一通,让人心惊肉跳不已,面对作者的电影知识感觉毛孔痉挛。但是读完几千字以后,可能心头却是非常茫然:说那么多,这片子究竟好看不好看啊?大家看电影,是因为好看而去看,不是为了电影知识去看,不是为了去受电影教育,不是为了去“引起深深的思索”。

影评按照文体分两路走,一路是说明文---讲讲导演是谁,片子花了多少,用了什么CGI,在哪里取的景,内容精彩不精彩,出彩的地方在哪里,不足地方是什么。这种影评的好处是能迅速让读者对电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透过资料判断是否值得一看。

另一路是抒情散文---其实应该叫做影感,就是你看了片子有什么感受。这种经验对别人非常重要,因为这种体验是可以供别人分享和回应的。每个人看完电影以后的感觉各不相同,而别人的感受是可以透过影评来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大家也会因此而相互交流,交换这种体验。如此,人生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看电影》、《新电影》、《环球银幕》上的影评都是不足作为借鉴的,因为他们收费。媒体上的影评可信度非常低下,往往为投资商所左右。在正式媒体的影评和普通网友的影评之间做选择,我宁可选择后者,因为他不收钱,他是诚实的,不会为票房而去造势。在一篇5000字的专业影评和网友一个字的评语之间,我更看重后者,因为它直接而不加矫饰,不会把我最需要的信息掩藏在一堆修辞里艰于寻找。

言为心声,修辞只是不得以而采取的修饰,引用文献只是因为作者对自己不自信,所以要拉外援来助威。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趣味是影评的第一要务。看电影本来是为了放松娱乐,看了影评以后居然把喜剧都给看沉重了,那样的人生是失败中的失败。

影评是世界上最好写的文章,因为一个字也得,一万个字也得。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得拿起笔来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