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包含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全卷分为“听乐”、“观舞”、“间息”、“清吹”和“宴散”5个画面片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每一段都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第一段“听乐”,主要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宴饮,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

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但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画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现实主义的题材要求画家深入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目识心记,悉心体会,然后艺术地再现,把自然形态上升为艺术形态。

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画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7个男人5个女人,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靠近她并侧头看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熙载的门生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第二段“观舞”描绘了王屋山舞“六么”,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而动荡。其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第三段“间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休息时,客人散后,主人和诸女伎休息盥洗的场面,人物安排相对松散。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整体气氛舒缓放松。

第四段“清吹”描绘的是韩熙载更便衣乘凉,听诸女伎奏管乐的情形。人物疏密有致,乐伎们的吹奏动作中,使人感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

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宴散”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头两段最传神,主宾或静听,或默视,集中注意于弹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击鼓打板的都按节拍演奏,似乎还有声韵传出画外。由于顾闳中观察细微,把韩熙载夜宴达旦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5个场景,40多个人物音容笑貌无一不活脱绢上。

画面中乐曲悠扬,舞姿曼妙,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更突出了韩熙载心事重重,悒郁无聊的精神状态,每段中出现的韩熙载,面部角度、服饰、动作表情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相同,脸上没有笑意,总是深沉、忧郁的。把一个才气高逸,但神态抑郁,既置身于声色之中,又韬光养晦,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与一般宴乐图比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这幅图有些画面没有画出墙壁、门窗、屋顶,也没有画出光暗及灯烛,但通过人物的活动,却能让观众感到宴乐是在室内的夜晚进行,体现了我国传统绘画的简练手法。犹如我国的旧戏剧,不用布景,只用手势、眼神等动作让观众感到周围景物历历在目。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着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

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而圆劲,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对器物的描写真实感强。

敷色上也独有匠心,既浓丽又稳重。比例透视有法度可寻,是一幅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人物服装的颜色可以说非常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所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韩熙载夜宴图》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8
莫测自己下快可以联系李欣欣走咯李夏怡就忘记自己自己信息里信息了已经自己自己走咯安啊呀安啦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