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散文的话,应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开展叙述呢?

如题所述

叙述散文概括时只要把事件的要素抓重点做概括,把事说清就行;
抒情散文和写景散文概括时须领会准确作者的情感倾向,并体现在概括中;
哲理散文概括时则需理清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并把它简要地写出来.
不说虚话,不说没实质内容的话,不说言而无物的话,不说没用的话。说实话,也不是东北老百姓大实话里的那个实,文要曲呢。但曲不是绕弯子,不是加水份,曲指的是要有水平,要有涵养,要讲艺术。话有三说,巧说为上,但巧并不是“油嘴”的意思。中国人是忌讳耍油嘴的。
“实”有四层意思:
1、结实的实:虚话就是棉花团,是面包,手按一下就没了。
话要结实,要实在。
我说几个例子:
一个人走进了领导办公室,说,“在今天这个晴朗的上午,我努力完成了你布置的繁重的工作,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终于写好了这份呕心沥血的工作总结”。
一个人和邻居说,“您帮我照看一会儿我聪明伶俐的女儿行吗?”
一个小伙子对一个姑娘说,“我昨天送你的芬芳的花朵今天还依然开放吧。”
大家都明白,生活中不能这么说话。但在散文写作中,这样的矫情随处可见到。
话要结实,指的就是要挤掉语言叙述中的这类水份。

2、沉实的实:好的文章都是由具体的生活积累沉淀下来的。是生活智慧的化石,是舍利子。老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练是磨炼,是锻炼。达是达观,豁达,通达,是达到境界的达。
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个人,叫汪精卫。这个人在人品上出了最大的问题,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期间,他带头曲节投降了。但他年轻时候还是很有骨气的。袁世凯开历史的倒车“称帝”时候,他去刺杀袁世凯,未遂,被关进监狱里,他在狱中写了几十首旧体诗,都挺好,最有名的一句叫“经霜乔木百年心”。
历经风霜的乔木有百年的心,这话说的多好!
一棵杨树,五年时间就长得很高了,但松树要五十年才会长那么粗,因此松木被叫做栋梁之材。现在红木家俱非常昂贵了,一件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且有些品种的红木要用斤两称,不再以“米”、“方”为计量单位了。
有的木头做扁担了,有的做了造纸的原料,有的被做成了烟斗。不怕火烤的木头就叫沉实之木。

3、果实的实:有些果实在地下,如花生、土豆、红薯等等,有些果实在枝头,如苹果、桃子、银杏、菠萝等等,有些果实长在腰间,如玉米、香蕉等等。
有的作家的文章写的“笨重”,直抒胸臆,土里刨食。中国北方的作家中这样类型的偏多一些。
有的作家写的“性灵”,洞天别开,长袖善舞。中国南方的作家中这样类型的偏多一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性格就有差异,“人相近,习相远”。差异的结果就表现在“果实”上。“结果”这个词本身就是果实的意思。
直抒胸臆是实的,不拐不绕,不躲不闪,“一根筋”往前走,直捣黄龙为止。洞天别开也是实的,觉悟,领悟,醒悟,感悟,目的是直指人心,人心是以实为本的。

4、 现实的实:
写文章最大的忌讳是不合时宜。
有的评论家表扬一个作家,说有“魏晋风骨”,或是“汉唐气派”。往深里想这是批评的意思,或称为鼓励也可以。因为这个作家还没达到,或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阶段的方式,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做为。当然给今人做出这样的评判是要由今后的人去承当的。
“魏晋风度”和“汉唐气派”就是当时的“时宜”,呈现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比如说陶罐和瓷器,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哪个是秦汉的,哪个是明清的。“时代烙印”是明白无误的摆在表面的。
再往具体里说。比如写乡村,今天再去写“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耕读传家”就是不合时宜的,可能个别的村子有这种情况,但中国当下农村的整体气氛已经不是这样了。以前是田园的,农本的,现在的农村“弃农经商”已很普遍了。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务工,是新一轮的“农村包围城市”,由此带来很崭新的,也是很迫切的太多的社会问题,比如交通的“春运”问题,城市治安问题,土地荒疏问题,农村子女教育问题。中央政府不得已做出两个“大政”方针:先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县改市呀,乡改镇呀,农民花一点钱就摇身变“市民”了。但农民还是往大城市里跑,中央又号召“建设新农村”,免除土地税,免除农村学生学费,甚至课本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怎么可能写出一派田园风光呢?
再比如写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有的,“遍地牛羊,水草繁茂”也是有的,但出现了很多情况。在大开发的背景下,草原退化了,草场面积缩小了,沙尘暴来了,牛羊存栏数不断扩大,但草料不够吃了,内地的牛羊吃饲料,草原的牛羊也在吃饲料了。过去穷困的环境里,人有饿死的,如今冬天的草原,如果天降一场雪灾,就会有无数的牛羊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这两个例子都是很具体,很现实的问题。 (文章阅读网http://www.jingdianwenji.com/shishicai/)
现实中的实也表现在一些词的变化上。
词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有生有死。大多数词都很长寿,个别的也很短命,存在几年就寿终正寝了,比如“四人帮”、“非典”。
科技是神奇的,科学也帮词的忙。比如电脑出现,网络发达之后,很多崭新的词汇出现了,这些词对一些老读者、老作家是“新鲜事物”。但很年轻的作家对这些词汇却是运用自如。这些词在今后能不能固定下来,成为“成语”,延长寿命,就要看社会现实的发展了。
实话有四个方面的含意,结实,沉实,果实和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4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吧?散文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格式套路,才会有散文“形散神聚”的说法。真的要回答你的问题,还是要以你的主题为方向,延伸出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