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的译文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译文: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

“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真有点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

便问更羸不用箭是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羸说完就问。更羸笑着继续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

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

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扩展资料:

“惊弓之鸟”讲述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不用箭就让一只大雁从天上掉下来。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来阐述,以此证明“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人物语言的表达上,出现两种方式,第一是陈述语放前,话放后。

第二种是陈述语放中间,话放两头。魏王说的三处话前都有提示语“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大吃一惊”“更加奇怪了”,而更羸的四处话前,只有一处有提示语为“笑笑”,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文中的第一段是标准的句子结构“更羸是能手。”

第五自然段中出现两个“直”,字同意思不同,到第九自然段能找到相应的解释,第一个直就是“拼命”,第二个直是“就”或者说是“笔直、垂直”。

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更羸不愧为“射箭能手”,手中无箭但是心中有“见”。他的“见”就是善于观察,体现在“仔细看了看”,“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凭借他的经验做出了判断:“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才自信地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指有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吃过亏,于是就老是害怕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可以说是惊弓之鸟。同时它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俗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9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①,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②。”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③,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④。”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⑤,——飞徐者,故疮痛也⑥;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⑦,故疮陨也⑧。”——《战国策》
[注释]
①更羸(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京台——高台。
②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下鸟——使鸟落下。
③有间(jiàn)——过一段时间。
④孽(niè)——病。
⑤徐——缓慢。
⑥故疮——旧伤。
⑦引——伸,展。这里指伸展翅膀。⑧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
全文翻译
从前,有一位名叫更赢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有一天,他陪魏不在后花园里喝酒,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摇头笑笑:「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麼高的水平吗
」更赢说:「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赢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
」更赢於下弓解释说:「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麼知道它有隐伤
」更赢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从前,有一位名叫更赢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有一天,他陪魏不在后花园里喝酒,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摇头笑笑:「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麼高的水平吗?」更赢说:「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赢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於下弓解释说:「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麼知道它有隐伤?」更赢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参考资料:惊弓之鸟的译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