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

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扩展资料:

反义词:须眉。

意思为胡子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胡子为男子独有,眉毛虽然男女都有, 但古时候妇女为了美观,去掉眉毛,用青黑色画眉代替,虽有如无,所以须眉代指男子。

古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著名代表人物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巾帼”是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含有“巾帼”的成语:

1、巾帼丈夫

【拼音】: jīn guó zhàng fū

【解释】: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有大丈夫气慨的女子。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要算个智、仁、勇三者兼备的巾帼丈夫。”

【举例造句】: 秋瑾真是一个巾帼丈夫。

2、巾帼须眉

【拼音】: jīn guó xū méi

【解释】: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举例造句】: 她是一个巾帼须眉、女中豪杰。

3、巾帼英雄

【拼音】: jīn guó yīng xióng

【解释】: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举例造句】: 因为穆桂英这个巾帼英雄,不过是人们凭想象创造出来的。

4、巾帼奇才

【拼音】: jīn guó qí cái

【解释】: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据这景象,岂但是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

【举例造句】:岂但是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

5、巾帼豪杰

【拼音】: jīn guó háo jié

【解释】: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原来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巾帼豪杰,真是人生快事!”

【举例造句】: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巾帼豪杰,真是人生快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9
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 诸葛亮派人给 司马懿送去 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古人称男子为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源出《 三国志· 魏志·明帝睿传》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第3个回答  2019-03-17
说解: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魏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第4个回答  2019-12-30
巾帼:是一种简短的借代修辞,用古代妇女的头巾发饰代妇女。通常大家会说“巾帼不让须眉”中的须眉也是借代,用胡须和浓眉来借代男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