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春节要灌香肠和腊肉呢

为什么家家户户过年都要灌香肠和腊肉呢,这代表着有什么意义呢

腊肉和香肠的制作应该是源于贮存的需要。

在南方,过去在大年前,有能力的农家要宰杀年猪,一时也吃不完,只能用盐腌制保存。这样由腌制发展到再加上用柏树枝熏烟,增加了风味,逐渐变成民俗,其过程很难考证。

在南方的城市居民也熏腊肉香肠,城市的冰箱普及,腊肉也可以随意买到,城市里面熏制腊肉的渐少。但是民俗已经形成,吃点腊肉还是不可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0
应该是以前很难吃到肉吧,但是过年的时候杀猪宰羊的还是要的,那时候肉可能会便宜点或者什么的,于是大家会在过年的时候买肉,但是为了以后还能吃,又很难再买到肉的时候吃,(在没有好的保存技术前)于是,大家就用这种方法来保存肉用来以后可以吃吧..

我猜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4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9
 腊味的起源
  提起腊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又有谁会去探索它的来由呢?
  具有香、脆、爽、回味无穷的腊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远在清朝初期,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兴旺,当时的猪肉除正常屠宰销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有一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肉用食盐铺撒面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了一夜的猪肉用绳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户人家便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却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流传开来。
  到可追溯的上世纪的1912年,以关遂昌等人为代表,对腊味的加工制作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他们以杉木为支架,以竹笏扎搭五、六米高的晒棚,顶部盖上松树皮,四周无遮挡,以便通风,避免太阳直接晒射。白天在凉棚晾晒,晚上五更天将腊味从棚里晾出露天外“打冷风”,至日出后又将腊味收回凉棚,反复晾晒直至腊味风干至成品。经过不断积累经验,终于创造出别具一格、风味独特的腊味。由于品质独特,浓香可口,回味无穷,一时间,腊味声名远扬。至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字号 “遂昌号”腊味已经远销香港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的腊味品种更为丰富,有腊肉、腊肠、腊狗、腊鸭、腊鸡、腊蛋等品种,一般选用农家饲养了200天到250天以上的生猪、鸭和鸡,选用农家野外饲养的鸡、鸭,约重3市斤左右,腊狗则选用5-7市斤左右的小狗。
  腊味的品质与季节的选择有密切的关联,每年只能利用寒露节至小寒节之间的秋冬季进行生产,提前或超出此时间生产出来的腊味,就会失去腊味独有的风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