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共有几个汉族封王的谁知道

如题所述

镇阳王史天泽(1202年—1275年) :
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历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累赠太尉、太师,谥号“忠武”。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甚至被人比作郭子仪、曹彬。他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史天泽及其家族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下功劳,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常山王刘秉忠(1216~1274年):
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祖籍瑞州。作为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在蒙元初期政坛,在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元世祖即位,拜为光禄大夫、太保,领导中书省政事。刘秉忠逝世后,元世祖特别伤心,追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谥号文贞。刘秉忠是元朝首都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
淮阳王张弘范(1238—1280年):
元初大将,字仲畴,今保定市定兴县河内村人。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汝南王张柔(1190年~1268年):
蒙古窝阔台汗、蒙哥汗时将领,字德刚,涿州定兴(今保定市定兴县)人,赠太师。
陇右王汪世显(1195—1243):宇仲明为便宜都总帅,领秦、巩等二十余州事。
沈阳王王璋(1275年—1325年),他与姚燧、虞集、阎复、元明善、赵孟、朱德润等元朝文人学士交游,并筑“万卷堂”以切磋文艺,又沉迷于佛教活动,曾赴五台山、江浙等地上香,多次布施经藏。
忠肃王王焘(1294年—1339年)
南阳王高兴:字功起,元朝时期南阳王,蔡州人也。镇国上将军、管军万户,佩元降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参看 这篇文章,要知道没有汉人势力的协助,蒙元帝国不可能立足那么久。

网页链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