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答一下佛家自性的问题?

看到过一句话说一切法空无自性,那人有没有自性?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的又是什么性,是自性么?禅宗的见的性和空无自性不是一个性么?

一切法空无自性——这个自性,是指实质。是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空幻的,没有实质。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里讲的”自性“,是指佛性。

以上两个”自性“意义不同。

在佛教经典中,由于译者不同,有些相同的词意思不同。比如《百法明门论》讲的”色法“,“色”是指能感知的万事万物。  而有些佛经中讲的”色声香味触法“中的这个”色“仅仅是指眼睛看到的颜色和形体 。 还有一些经典中"色”字指女色…… 同样一个”色“字在不同佛经中意义完全不同。

这个性,汉语意思就有多种:

    实质。  比如~能。个~。属~

    性质, 典型~。开放~。指令~

    男女或雌雄的特征:~别。男~。女~

    有关生物生殖的: ~欲。~爱

    心   心性,自性

追问

非常感谢您的回答!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怎么邀请您回答啊

我已经提问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0
一切法空无自性,是讲五蕴法世间法无自性,无常苦空无我。明心见性是讲出世间法,即世间法五蕴法的根源。比如说海中起浪,一切浪花空无自性,无常幻化。如果你能明白浪花的本质是水,水是不变不生灭的,这就是相当于见到水的自性了。对于生命来说也是这样,种种的生命形态思想意识行为都如同是浪花,空无自性。产生种种思想行为意识的根源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就是现在研究的智慧生命之谜。因为有这个生命的自性本性,所以才有种种的智慧生命形态。否则就如同是砖头瓦块。
第2个回答  2019-05-09
人生就像一杯茶,初时苦,末时甜。茶杯里漾动的袅袅清香,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回忆与幻想,也应该成为年轻人的精神皈依。时常心不免急躁,倒上一杯茶,无论品种,价格高低,都能祛火止躁,调节酸碱平衡,品味甘苦真谛,或是生命存在的真谛。
第3个回答  2019-05-09
佛讲的是要有大度的心怀和一棵善良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