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调整角色,尽快适岗实习?

如题所述

一、 角色的转换
朋友们大部分都已21-22岁了吧,虽然我们早已过了18岁的法定成年年龄,但在参加工作以前,我们并没有真正独立,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只有从现在起,从我们开始领到薪水的那一天起,才真正意味着我们的独立。那么,独立了的我们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从学校进入社会,我们的角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同学回答)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的角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位置不同:学校――社会
② 任务不同:以学习为主,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以工作为主,是发挥和应用能力的过程;
③ 角色不同,又表现在几个方面:
A、首先,我们从消费者――劳动者;
B、其次,由原来的别人服务我,别人/社会对自己尽责任和义务――我服务别人,自己对别 人/社会尽责任和义务;
C、由父母抚养自己,向父母要钱――自己养活自己,并赡养父母,给父母钱;
对这些角色的变化,我就不用多作解释了。综合起来,最根本的变化还是责任主体的变化,即从一个责任的被动接受者到责任的主动提供者的转变,简单地说,原来由学校、老师、家庭培养我们10多年了,现在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那么,我们还能不能象原来一样,什么事情都由别人为我们来想呢,当然不行,现在,我们必须慢慢地学会替别人想事情了。
二、 学校与社会的不同
要真正做好角色的转换,除了要认识角色的不同外,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与学校的不同: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十分复杂,有各种关系要处理、有各种规章制度要遵守、有规定的生产任务要完成、还有很残酷的竞争要面对,等等,而学校相对要单纯得多,只要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要处理,也自由得多,只须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进入社会后,关注更多的将是工作、质量、合作、绩效、效益、工资、职位等等,不再是单纯的上课、学习和成绩。
1、 在社会和在学校要处理的关系不同
在学校只有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要处理,但进入社会,更具体一点就是进入公司后,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同事关系,其次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都相对单纯,质朴,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和竞争,而公司作为一种追求盈利的机构,一切均以工作和效益为中心,同事关系相对复杂一些。
首先,表现在同事的组成要比同学的组成复杂得多,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水平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志向不同等等,必然使每个人的想法、办事风格、处事态度、工作作风等都不同,那么,我们必须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其次,处理方法也不能像对待同学或朋友一样,单凭兴趣爱好来决定。因为作为同事,不管你们是否投机、是否合得来,甚至是与你作对的人,你们都必须一起协同工作,共同将工作做好。如果说同事关系难处理的话,难就难在这里。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宽阔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各种不同的同事。
另外,正如下面几点要讲的,同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害冲突和竞争。这也是同事关系难以处理的另一个方面。比如工作安排、工资、奖金、选拔提升、甚至辞退等等,都充满了竞争和利益冲突。我们必须学会处理和平息各种矛盾,必须学会克制、忍耐和等待,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和成长。
还有一种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进入社会后,不管你在哪个机构,也不管你处在哪个位置,你都会面对一个人,就是你的上司,即你的管理者。我们还必须学会与上司相处,主动积极地帮助上司克服各种困难,配合上司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不失时机地表现你的能力和才华。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学校自由惯了,一旦进入社会要接受别人的管理,很不习惯。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你的想法与上司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首先,你应该准备充足的理由,与你的上司去沟通这个想法(比较重大的想法应该形成书面建议或报告)。如果不能取得上司的认同,那么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确认这个想法对公司很有益,就应该向更高一级的上司汇报,否则,就只有请你暂时收起你的这个想法,再等待时机。不管怎么样,有一点请你一定注意,任何时候,都应保证目前的工作正常进行。就是说,当你的想法与上司之间存在分歧时,首先执行上司的决定,然后再等待时机沟通。
2、 社会与学校的竞争不同
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除了一些学业上的竞争外,基本上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和竞争,而公司作为一种追求盈利的机构,一切均以工作和效益为中心,员工的每一项工作,公司的每一项决定都无不与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公司盈利挂钩,这种事事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体制必然引发利益冲突和竞争。
比如,公司是以工资这种基本形式来衡量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和对公司的贡献的,而且可能每个人的工资都不同,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同一份工作,有拿几百的,有拿千多的,也有拿几千的,不同的工作之间差别更大。凭什么,我们同一个学校出来的,甚至原来他比我还差,反而比我还多拿工资?当然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首先是企业的效益,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企业没有效益,员工的工资是不可能很高的;其次公司对员工工作能力与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对公司的忠诚度、培养潜力等;再次是岗位性质,如果某个岗位各方面的要求都高,自然工资也高,相反则相对较低;还有就是人才的供求情况,如果某方面的人才紧缺,肯定这方面人才的价格也会要高些。相反,如果某方面的人才很容易找到,那么相对来说,可能价格也要低些。这只是几个主要的方面,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因素,这里就不细说了。那么,我们如果想拿高工资的话,就必须不停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才能拿别人拿不到的工资。
再比如加薪和提拔,不知大家是否清楚,在社会上,有个20/80原则,即20%的人创造了世界上80%的财富,20%的人掌握着世界80%的财富,20%的人管理着80%的人,等等。对公司也一样,公司只会提拔20%的人,公司只会给对公司有巨大贡献的20%的人以高工资,那么,你是否就是这20%中的一员,则只能看你自己能否在竞争中取胜。
就拿你们毕业分配来说,你竞争上了这个岗位,就意味着你的同学少了一次机会,如果有人在这种岗位竞争中总是失败,则意味着他可能衣食无着,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发现和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这方面强化自己的竞争能力,永远能在竞争中取胜。
3、 自由和自主的程度不同
在学校,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约束。而在社会,你必须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在公司,你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公司的各项工作任务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公司会有很多管理和奖励办法。大家都知“社会分工”这名词,但真正与自己联系起来可能还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在学校你想做什么,想学什么,想怎么做,都不会有人干涉你。但在公司,上班时间,你只能做与工作相关的事,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你的学习也往往会与工作相关,至于怎么做,更不是由自己定的,就象我们栏目部的制作,基本框架、风格都规范好了,你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发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做。
4、 责任和义务不同
这在前面的角色转换中已提到。经过我们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终于可以有能力回报社会和家人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掂量一下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有很多同学是从农村出来的,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凭添了多少白发与皱纹!甚至疾病缠身。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工作,做出好的成绩向父母汇报,应不应该多赚一些钱,给父母买点补品,帮父母补帖家用?
我想说的是,不管我们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当我们一旦决定要做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哪怕是我们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那么在离开岗位之前,我们都应该去学好,做好。否则,是对公司,更是对你自己最大的浪费。人生真是太短暂了,当你发现“要是我原来就这样做的话,现在肯定不是这样”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5、 同事关系与朋友关系也有很大不同
你可以选择志趣相同的人做朋友,但你不能选择志趣相同的人做同事。如果你发现原来某个朋友与你合不来时,你少与他交往或不与他交往就解决了。但是对同事,你没有选择权,前面讲了,同事有各种各样,你都必须天天与他们相处。不管你们是否投机、是否合得来,甚至是专门与你作对的人,你很讨厌的人,你们都必须一起协同工作,共同将工作做好。当然,同样,你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公司,不与这样的人合作,但你不能保证,另外一个地方就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积极的解决办法是面对,而不是逃避。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渴望理解和真诚的,你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会回报你十分的真诚。如果你用这种心态与人交往时,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三、 如何处理同事关系
其实前面已经讲了很多,这里还提几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充分的协作精神。在学校,学习基本上是自己的事情,而进入社会则不同,任何时候都存在分工、协作的问题。比如,我们栏目部的制作人员,就必须与教研中心的老师协作,必须与录音人员协作等。有时候,就是同一课件,也必须与组里的多个同事协作,有的做页面,有的做动画,有的做声音处理,有的做视频处理等等。
2、 虚心的学习态度。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同学来说,不管你在学校时多么优秀,到公司后都必须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因为你在初来乍到,公司的一切对你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校的优秀只能让你的起点比别人高一点点,但并不代表你已经成功,进入社会后,大家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我出来工作已经10多年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进入社会后,很多原来在学校表现非常优秀的同学有时反而没有那些在学校表现中等的同学发挥得好,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把学校的优越感带到社会上来了,比别人多走了很多弯路。
3、 良好的沟通和理解。任何事情都可能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争取理解和支持。千万不要在背后说长道短。
4、 其次是"体谅"。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学会与别人的优点合作,并忍让别人的缺点。在不了解别人的工作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批评别人。
5、 同事之间要能相互帮助,同甘共苦,同事有困难时要彼此帮助,因为工作经常会有突发事件,今天是你同事的工作做不完,说不定明天就是你的工作碰到困难,如果经常主动帮助别人,别人同样会在你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你。
6、 还有就是一定要公私分明。不管出现什么事件,大家一定只能对事,不能对人。只要是为了工作,大家大吵一架也没有关系,但事后,一定不要针对某人抱有成见。合作中必须充许不同意见存在,这样,大家才会有创新。
7、 少发牢骚多干实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抱怨和牢骚。这里我只想提醒大家,除了损害你自己的形象外,抱怨和牢骚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在发牢骚之前,请先把你的能力表现出来,提出你的解决方案,那么你的同事才会肯定你,支持你。
四、如何尽快成长为公司的栋梁
1、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论事情大小,在做完之后,一定要先检查两遍,确认没有错漏和问题存在了再上交,这样可以提高公司对你的信任度。
2、 主动的人最易得到赏识和重用。
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主动按时完成所交待的任务,如果上面没有安排也应主动去问一问,尽量往前赶,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来提高自己,也容易使自己养成高效率的做事习惯。二是主动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如果你的任务完成了,也可主动问问别人是否需要帮助,很多人生怕自己的任务提前完成了会有更重的任务安排。其实聪明的人总是尽量多的争取工作机会,因为人的成长都是通过不断地实践来达到的,很多事情,如果你没有做过,就永远不会做。社会经验是什么,就是你经历过的事情,你经历的事情很多,你的社会经验就很多,能力自然就比较强。退一步来说,公司安排你更多的事情,其实是在培养你,是公司很看重你,如果公司什么事情都不考虑你,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你能力差,什么事情都无法胜任。三是主动提出工作中的改进及修改建议。其实大家从学校出来,都很聪明,能力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进入社会后,差距就逐渐表现出来了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你能否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这也是公司提拔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做事很踏实,很勤奋,但却得不到提拔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主动发现并抓住机遇,表现自己的才干,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前面说过,竞争是残酷的,机遇非常有限,而且不易发现,如果你能发现并抓住它,那么,别人就少了一次机会(张海的例子)。当然,我们提倡的是公平竞争,极力反对那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做法。
3、 尽量提前完成任务,最少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确实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时应提前告诉你的上司,以便及时安排和调整。
4、 尽量独立完成工作。接到任何工作后,都应尽量独立去完成。如果任何事情都是别人告诉你怎么做,你就会失去很多思考的机会,那么你永远比别人成长得慢。作为员工,不要永远被动,而要主动去承担更多的工作,遇到难题时请上司提意见,但仍由你自己安排执行的办法,表现你的独立工作能力。
5、 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批评也是一种关爱,批评使人进步。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人最喜欢批评你?是不是父母、老师。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做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情,会有人批评你吗?没有,因为那些人并不关心你!同样,上司批评你,其实是在培养你,是希望你能及早克服缺点,尽快成长。也不要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校友,等等,就对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放过,作为朋友,更应当指出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因为一旦这种不足和问题酿成了工作事故,那才真正害了他。
6、 学会克服困难。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很容易就克服了,有的很难克服,有的根本就是我们克服不了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呢?是逃避还是勇敢的面对?很明显,应该是勇敢的面对并解决它!有句歌词唱得很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都是在挫折中长大的,只有能不断地挑战困难并解决困难的人,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快的成长和更大的成就。
7、 成为该行业的行家。经常带给公司一些与众不同的资料与信息,比如竞争公司的最新动作,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等,让公司知道你与众不同,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地学习与进修。
8、 学会表现自己的进步。只会等待公司去发现的人并不算是人才,只有通过适当的时机和机会去表现自己才干的人才真正会被公司重用。最能表现自己才干的时候就是当公司遇到了某些困难和难题,而你又正当有一些建议的时候。另外对你曾经犯过的一些错误也应及时报告你的进步。比如,你的同事认为你的动画制作很差,但在你刻苦练习之后,已有很大进步时就应该表现出来。
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主动;对各种业务非常熟悉、老练、有见地;对同事诚恳、和善、协作;对自己严格、纯正、朴实,那么成功离你一定不远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