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该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

如题所述

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每一堂美术鉴赏课上都“有所得”。关键词:态度 素养 人才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这句台词风靡全国,也一语中的。国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我们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国家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一系列的崭新的教育理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等。面对这些理念,我们美术教师该有何感想呢? 就应该了解、清楚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因为审美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鉴赏就是审美教育具体实施的核心课程,并且审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创造力和修养完美结合、形成人文素养。同时审美教育的多元性课程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了解是一回事,会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只要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学校、学生,家长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原由来敷衍美术课。当然,靠我们美术教师还无法改变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但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学科负责,更是对国家的教育事业负责。我们要上好每一堂美术鉴赏课,发挥美术课对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作用,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喜欢我们的美术鉴赏课。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 我们经常说态度决定命运,我们且不讨论这句话准确与否,但肯定的是,我们做任何事态度是第一位的。作为美术教师不能因为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而否定美术学科的作用,我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本着认真的态度对待美术鉴赏课,不能敷衍。当然,上好美术课教师光有良好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因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在美术教育学术领域不断进取,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精深、渊博。只有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才有可能把所教学科的知识教好、教活。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内容丰富,包含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民间美术、园林艺术、还有电脑美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单单是美术史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如:讲青铜器与陶瓷,我们就要讲到相关的化学知识;印象派绘画又涉及到光学原理;要欣赏中国山水画就要了解中国的儒、释,道家文化;中国建筑雕塑绘画与西方比较,体现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美术教师大都在美术专业知识和常规教学方面胜任自如,但在人文性知识方面却未必游刃有余。况且,“美术”本身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现代美术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其表现风格更加多元,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表现手法更加新颖,表现题材更加广泛,有些还涉及到高科技。这对于美术教师,在知识层面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美术课程要使学生“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及其它交叉学科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应不仅关注“美术”自身,还应关注其他发展相关领域的新趋势、新现象、新成果。美术教师要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下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教师只让学生刻苦学习,可自己却懒散成性,不学无术,那他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 二、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通过一切手段让学生领会到美术鉴赏课的乐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了,才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例如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学生都知道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名作,学生也知道犹大出卖耶酥的故事。然而,历史上有很多画家画过《最后的晚餐》,而我们为什么只知道达·芬奇?也许我们会说达·芬奇画得最好,那它好在哪?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是如何处理构图,如何安排耶稣,谁是犹大?如果教师再辅以介绍现家创作过程有趣的情节,定会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欣赏的极大兴趣。 其次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课堂,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他们,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在现实的美术教学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很大一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我在上《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面具,我会在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收集“萍乡儺面具”和“西藏宗教面具”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和小组交流,讨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获得面具的相关知识。当然,也让学生了解了我们萍乡的本土文化。 三、教师必须掌握好多媒体教学技术 首先,老师应该能够熟练地制作和运用课件上美术鉴赏课,当然,学校要有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把美术和音乐、电影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本节课所需要展示的内容,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使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第二,老师应该能够熟练地整合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关鉴赏知识学习内容极为丰富,其内容的分类、阐述的明晰、全面与深刻不是单体老师和书本所能比拟的。如画家的生平事迹、课本以外的优秀作品,影像资料等。我们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在网上查找,那么学生会学得主动、开心。可想而知,通过多媒体这样上一堂课下来,学生会对各种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素养,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在艺术的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美。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