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词有一定的格律,因此根据词牌作词又叫什么?

如题所述

填词,填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2.作词。唐宋人作词,初无定式,多自己谱曲,亦可改动旧调创制新调。后人作词,须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声韵安排等格式,故称填词。 3.元明以来曲剧,亦须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故亦称填词。
填词是指人们依照音乐或格律,填写能依声诵唱的词。由于“词”在古今有所不同,因此“填词”亦可以按所填的“词”是古或今而分类。但不论是哪种词,填词都是依声填写字句的文学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7
1.作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2.作词。唐宋人作词,初无定式,多自己谱曲,亦可改动旧调创制新调。后人作词,须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声韵安排等格式,故称填词。 3.元明以来曲剧,亦须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故亦称填词。
填词是指人们依照音乐或格律,填写能依声诵唱的词。由于“词”在古今有所不同,因此“填词”亦可以按所填的“词”是古或今而分类。但不论是哪种词,填词都是依声填写字句的文学创作。
一.词的概念及起源
词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曲子词”等,自宋以后称词也叫“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由于单纯一个“词”字可能指歌词中的词,也可能是指诗词中的词,而诗词中的词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长短句,因此我们把诗词中的词也叫“律词”。律词可以说是格律诗体对长短句的延伸,从而也丰富了格律诗的体裁。
二.词的格律
词的格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
2.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实到每个字。
3.对仗,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但少量的词有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如《踏莎行》、《鹊桥仙》每阕的首二句;《满江红》中间的七言句;《沁园春》中间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对仗的。
4.押韵,词的韵比诗的韵要宽。诗韵中《佩文韵府》中共106部,其中平韵,上平、下平各15部,计三十部。而词韵中《词林正韵》共十九部。诗韵只可押平韵。词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也可换韵。
5.章法,以句号为单位,句号内承接,句号间递转。一个句号相当于格律诗一联。
6.叠字,叠句,叠韵,有一部分词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如《如梦令》等。
7.词句要合平仄,词的字数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三字、四字、六字也多为律句。关于这点,王力先生有过精当分析,他说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认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与格律诗所不同的是押仄韵。再如《浣溪沙》,则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而且也押平韵。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诗少两句。而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与七言律句合成的,如《卜算子》上下阙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49.htm?fr=ala0_1

第2个回答  2012-03-25
填词,填词初称为“曲子词”,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倚声。2.作词。唐宋人作词,初无定式,多自己谱曲,亦可改动旧调创制新调。后人作词,须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声韵安排等格式,故称填词。 3.元明以来曲剧,亦须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故亦称填词。
填词是指人们依照音乐或格律,填写能依声诵唱的词。由于“词”在古今有所不同,因此“填词”亦可以按所填的“词”是古或今而分类。但不论是哪种词,填词都是依声填写字句的文学创作。
第3个回答  2010-02-07
填词
第4个回答  2010-02-07
填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