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莲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1.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像一片莲叶,她的脸儿像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

2.佛教崇拜莲花之由来

我们所看见佛陀的坐像,是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曰,这是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姿态;而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于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往通西方佛国净土;还有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莲花盛开的佛国净土。他(她)们都与莲有关。
翻读佛典,不难发现,莲与佛极为密切,莲几乎成了佛的代名词。如著名佛经《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又称《莲花经》;佛国称为“莲界”或“莲花世界”;佛像可称“莲像”;寺庙称为“莲舍”,或“莲境”;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或“莲衣”;法帽边缘配置称“莲瓣”;跪拜的蒲团称“绣莲蒲团”;装饰佛像的幢幡称“莲幡”;佛家做法事用灯称“莲灯”;佛龛称“莲龛”;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的分析,佛为何如此崇拜莲花?主要有两方面缘由:
一方面,与莲的自然属性有关。莲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生长污泥中,其花叶仍光洁无瑕。《涅盘经》云:“……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染污故”。因此,莲那“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赢得了佛教至高无上的崇拜。
佛教认为,因世间充满“六尘”,故把人世间也称为“六尘”。由于“六尘”的污染与干扰,人世间又充满着欲望与竞争,使人们难以班门平静,难得洁净。这种情况与“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佛国净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进入佛国,必须远离尘世,遁入清净的空门,专心修佛,消除污染与干扰。莲的这种属性与人世间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己不受尘世的污染的愿望相一致,保持洁净,以便顺利进入净土佛国。
另一方面,受到古印度崇拜莲花习俗的影响。天竺古国,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烧,在这酷暑的日子里,正是莲花盛开的季节,夏夜,或清晨,在盛开莲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赏莲,绿水荫秀,粉红淡紫相间,芬芳四溢,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莲香随风从万绿丛中散发出来,令人的心肺像洗涤过似地顿觉凉爽。莲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胜地。
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咏:“悉多有位女郎长得仪容秀美,浑身却像涂上污泥的莲藕,闪光的美容从不显露。”另外,在古典文学中也形容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大眼睛。于是,人们将莲花与释迦牟尼的诞生联系起来。佛经中说:释迦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降生人间,释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还坐着一位盘脚交,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这就是佛教崇拜莲花的原因之所在.
http://hi.baidu.com/%B3%BE%B7%B2%D2%BB%C3%CE/blog/category/%B9%DB%CA%C0%D2%F4%C6%D0%C8%F8%B7%A8%C3%C5%26%2338%3B%C6%D5%C3%C5%C6%B7%A1%A4%C8%FD%B4%F3%B5%C2%BD%B2%C2%B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3
莲花 表意:出污泥而不染
佛教修行的目标是: 超脱六道轮回 成佛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间佛教中称为“五浊恶世” 而佛祖 身体力行 向众生示现了 从凡人走向成佛的道路 犹如 莲花 出污泥而不染 显示了它的纯洁无暇
而佛教徒的修行 行持戒律 为的就是要断除种种恶行习气----学习佛祖 出污泥而不染的--愿-心-行
愿:愿如佛愿
心:心如佛心
行:行如佛行
佛教宗派众多 但对 莲花所表的意义 都是一致的~~~!

不知楼主为何有此一问? 但佛法智慧如海 而学佛乃人生最高享受 深入进去将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或许这是一次契机 但非福德深厚者所能受 如此问题 或许我可以给予您一些浅陋的解答 要想得到真实益 当入经藏 广阅大德们的注疏
闻经听论 思辨求解 身体力行 这才是真智慧

以上只是简单略述 乃个人陋见 还望众大德菩萨们指正!

阿弥陀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1-14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

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是从莲花中化生的。

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
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僧人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
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前面这些也是从别的地方看来的。
关于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有一位高手在“百度知道”中有一段精彩的回答,楼主可以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771488.html
第3个回答  2010-01-14
佛说 一切智者要以譬予而得开悟 莲是 花 果 同时的 去一分习气 证一份法身。借用善知识的开示。
第4个回答  2010-01-22
表法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