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白也不敢题诗的是崔经的哪首诗请写出诗的内容

让李白也不敢题诗的是崔经的哪首诗请写出诗的内容

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原因是李白对于崔颢的黄鹤楼诗十分钦佩,认为无法超越,再也是狗尾续貂。
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李白,曾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佳话:
大约唐开元20年左右,烟花三月的季节,李白因“送孟浩然之广陵”抵武昌蛇山,登上了黄鹤楼。俯观孤帆远影,天地苍茫,李白诗兴勃发,作七绝一首并欲题之壁上,可当他踱步浏览前人“墨迹”、“骚文”时,忽见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赞叹不已,为之倾服,于是他断然放弃了题诗的念头。
李白,乃我国文坛数千年里最有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誉。信手翻看他的诗作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和众多的五绝与七绝等等,无论何时都会油然而生那种凭风、凌云、傲岸之感,体会到十足的飘逸、奔放、雄奇和不拘。读着他的这些艺术珍品,常常会产生泉涌般的想象。

就是这样的一位文学巨人,就是这样的一段故事佳话,让我不禁自问:以李白特有的性格和才气,还有什么不敢言?题诗更有何碍?然而,他又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呢?

带着这几个疑问,竟有了越来越多的“胡思乱想”:其一、李白放弃题诗,说明他很自知。就是自己知道自己饭量多少,有得己过,也有得人过,不自持才高。眼下,分明已看到有旁人佳作,就虚心拜读吧,干么视而不见呢?所以,此时放弃题诗,绝不是什么自怯,而是一种很真心的佩服和谦虚,是看淡名利的真正的清醒与欣赏。刀口暗下决心,一定要向青莲居士学习,别太“人物”,心知肚明即是,谦谦虚虚即是,开开心心即是,尽量不无知无畏的。其二、李白放弃题诗,说明他很自信。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该干什么,才高忌大,百密有疏。既然自己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既然别人已为大家留下光芒,这就足够了!何必人家已经很好,自己非要再逞强?共存共容多好!互相欣赏多妙!这,其实是一种很厚实的自信,与骄傲、目空一切相对,也是医治“相轻”的良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0
应该是唐代的崔颢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说的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在此之前已有题诗《登黄鹤楼》。这首诗被南宋严羽推为唐人七律第一(这一说法也引发了后世关于唐人七律之冠的争论),李白在黄鹤楼初读此诗,大为钦佩,以至不敢题诗,由此可见此诗艺术性之高。另外,此事也可见李白为大家所熟知的狂傲不羁作风后的另一面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6
鹤楼作了一首七律《黄鹤楼》,全诗 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 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黄鹤楼》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髙妙 境界。首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 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渺。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 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 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 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 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全诗在诗 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难 怪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崔颢的《黄鹤 楼》后,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