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曲中人为何“断肠”?

如题所述

一、首先,曲中之人所见之景都展现出了忧伤,衰败,哀思;
其次,曲中之人精神状态也是悲苦的孤独的。要知道,处在幸福中的人首先想到家乡时,往往是和朋友游玩,为家人朋友带去一些地方特产,分享快乐,或是寄回一些家书让亲人不要担心;最后,由景伤情,因情伤景,曲中之人便有了断肠之感。
二、作品简介: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三、附原文如下: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寒冷、萧瑟的秋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四、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青年时期热衷功途。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死后葬于祖茔。早年即参加杂剧创作,从事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状元”之誉。杂剧见于著录的有15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是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一说字千里。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