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养亲 译文

原文和译文都要,最好有注释

译文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即使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负米养亲,是一个成语典故,选自《二十四孝》,讲述了一个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8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译文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感叹说,即使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启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皋鱼在父母死后发出的叹息。这与子路的心态不谋而合。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29
话说周朝的时候,又有一个道德极好的人,姓仲,名由,字子路,也是孔子的学生。他家里非常贫穷。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藿一类的野菜。因为奉养父母的原故,每每出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负米回来。等到父母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去游历;到楚国时,因为楚王敬慕他的学问人品,就聘请他在楚国做了官,做官以后,便富贵起来,他出外跟随的车马,有一百多乘;他官俸积存的米粮,有一万多锤。他坐时,便有许多层毯子,垫在底下;他吃时,便有许多个食鼎,摆在面前。这时他虽然富贵已极,然而他的心里,还是时时刻刻想念着父母。他常常这样慨叹着说道:“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还想如从前一样,吃藜、藿、野菜,仍旧到百里外背米回来养亲;可惜这世已不能再有这种日子了。”
第3个回答  2020-06-26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译文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感叹说,即使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第4个回答  2016-01-09
  作品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诗为颂,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译文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即使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负米养亲,是一个成语典故,选自《二十四孝》,讲述了一个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的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