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古时候死刑犯 为什么都是“秋后问斩”

这有什么出处吗? 谁知道最好能详细点 谢谢啊!

北方的农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后农作物收割后就有了经济收入。而在这一年中欠下的费用就可以在秋后算清了。现在北方的一些农村,农民常在一些小的经销店购买生活用品而时经常到秋收后一起结算这就称为秋后算帐。
秋后问斩一词应该始于唐朝..水浒英雄传有提及秋后问斩一词.应该是最早出现秋后问斩一词.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为何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秋季带有肃杀之气,因此死刑多于秋季执行。再则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萧条,亦是进入一年的尾声,亦适合执刑,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26179.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25
秋后问斩一词应该始于唐朝..水浒英雄传有提及秋后问斩一词.应该是最早出现秋后问斩一词.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为何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秋季带有肃杀之气,因此死刑多于秋季执行。再则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萧条,亦是进入一年的尾声,亦适合执刑,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01773.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