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姐帮帮忙!找一下下面古诗

刘禹锡:乌衣巷 白居易:观刈麦,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 柳宗元:江雪 李绅:悯农 贾岛:剑客 杜牧:山行,清明 温庭筠:商山早行 李商隐:登乐游原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刘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王安石:元日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 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 秦观:鹊桥仙(纤云巧手)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夏日绝句 岳飞;满江红 陆游:示儿,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林升:题临安邸 朱熹:春日 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冕:墨梅 于谦:石灰吟 郑燮:竹石 龚自珍:已亥杂诗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http://www.ishici.com/

参考资料:算了 太多啦 我给你网站地址,你自己慢慢查 我要下啦
回答者: LOVE洁海 - 魔法师 四级 2-9 21:10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多的数不清好几百首,也不晓得你要哪首...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元]王冕
墨梅 其一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墨梅 其二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墨梅 其三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其四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
[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南宋]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南宋]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南宋]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南宋]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南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满江红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面有了就不贴了,就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好像有些去区别...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回答者: kewenfan - 助理 三级 2-10 07:07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
谁有不平事。
回答者: huiguning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10 17:11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http://www.ishici.com/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多的数不清好几百首,也不晓得你要哪首...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元]王冕
墨梅 其一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墨梅 其二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墨梅 其三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其四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
[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南宋]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南宋]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南宋]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南宋]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南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满江红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面有了就不贴了,就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好像有些去区别...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回答者: wrz1472583690 - 经理 四级 2-10 21:31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元]王冕
墨梅 其一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墨梅 其二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墨梅 其三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其四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
[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南宋]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南宋]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南宋]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南宋]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南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满江红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回答者: uuwqwewuo - 举人 四级 2-11 10:20
原文 :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一座高高的塔,站在上面可以看见日出。不怕有云彩挡住我的视线,因为我站的很高。

注释: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因为。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1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元]王冕
墨梅 其一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墨梅 其二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墨梅 其三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其四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
[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南宋]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南宋]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南宋]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南宋]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南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满江红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第2个回答  2009-02-10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http://www.ishici.com/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多的数不清好几百首,也不晓得你要哪首...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元]王冕
墨梅 其一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墨梅 其二
面皮如夷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转首江南春似梅,一声箫管月苍苍。
墨梅 其三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其四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示儿
[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南宋]陆游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儿
[南宋]陆游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示儿
[南宋]陆游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示儿
[南宋]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示儿
[南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满江红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面有了就不贴了,就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好像有些去区别...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第3个回答  2009-02-09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http://www.ishici.com/

参考资料:算了 太多啦 我给你网站地址,你自己慢慢查 我要下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2-14
文公即朱熹,闽南民间称来熹公。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安徽黎源(今属江西),定居建阳。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九日,葬于建阳唐石理大林谷(今黄坑乡后塘村)。
朱事家道贫困,父亲早亡。5岁入学,受学于父亲的好友胡宪、刘勉之、刘子晖。18岁贡于乡,次年中进士。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后罢归,从延平李侗学。李侗之师为罗从彦,罗从彦之师为杨时。而杨时则是二程的弟子。二程的理学,朱熹是经过李侗继承下来的。
在朱熹的一生中,为官9年,其余都是钻研学术、著书立说、讲学论道的。就是在他为官期间,也是用相当大量的精力于讲学传道。一生著述70多部,凡460卷。创办书院27所,17生达几千人。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在他的《子新学案?朱子学提纲》中提到:"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
这位伟大的人物长于闽,仕于闽,其门人亦多为闽人,其学称闽学,在福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深刻的。
他在同安"三年之绩,有百年之思"。他为官清正,俭朴安贫,注重教育,兴文盲贤,不但为同安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培养了许多人才,而且身体力行,移风易俗,使同安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地。当他秩满离去,百姓直送到南安同安交界的小盈岭,扳辕不忍离,迄今仍有"扳辕石"志之。
因此,明清两代,福建各地,特别是厦门,所建朱子祠相当多。有的在孔庙内另建一词,有的则设于书院内。各地书院几乎都记朱子。厦门旧时有玉屏书院、紫阳书院、衡文书院、鹭津书院,皆设朱子像,春秋二祀。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玉屏书院,院内先是建文昌殿、萃文亭,供奉朱文公。乾隆十六年,又盖集德堂,供奉朱文公。所有生员学童,每月皆要把拜朱文正公。书院则每年春秋二祭。"每条用猪羊各一,祭席四筵。凡与条者,本籍皆分昨、"可见是相当隆重的祀典。
厦门的紫阳书院,原在西门外朝天宫处,后来移到厦门港。规模虽然不及玉屏书院,也曾办得轰轰烈烈,同样设朱子像,每年春秋祭祀。在厦门市同安区,更有许多历朝所建的朱子祠,及朱熹的文物遗迹。元至正十年,知县孔公俊在朱熹曾居住过的"畏垒庵"修建了文公书院。明嘉靖年间,理学名宦林希元又把书院迁至当年朱熹披襟行吟的大轮山梵大寺后。中堂立朱熹石刻神像,左右以其高徒许顺之、吕大奎内先生配祀,"来学者常数十人,莫不遵行文公之教"。(洪朝选《隆庆二年五京筑仰上亭记》)在梵天寺后,至今还可以看到明代学人所建的仰止亭、瞻亭,以及清代的"紫阳过化"、"邹鲁遗风"等摩崖石刻。
在同安梅山寺左,也有清代建的朱子祠。祠中有一副联:"四十六日功名可知气运,一千余年著述未附斯文。"相当概括地综述了朱熹一生。
正如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性,朱熹也有其鼓吹封建礼教的一面。这是不应苛求于前人的。民间对朱文公的崇拜,对于重学尊师,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有其积极的意义,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近年闽学兴起,对朱子的崇敬化作了对其思想遗产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对朱子的研究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海峡两岸有关的学术交流也开始了新的起步。这对反思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改革开放,显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朱熹公若上天有知,当会比旧时享春秋二祭的牲礼更为欣慰!

朱文公简介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县。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享年71岁,葬于建阳县黄坑镇大林谷。朱文公生于闽,长于闽,终老于闽。19岁中进士,授徒讲学近50年。专研考证注释经、史、文及讲学,建立唯心论,为一代理学大师。他强调道德,认为人们应放弃“私欲”,顺应“天理”,即外在世界的伦理程序。为了认清理之所在,他指出“格物致知”的理论,从考察客观事物,寻求知识和修养品格,创立了闽学(即朱子学),博大精微,阐孔孟之道,集理学大成。其思想不仅影响中国元、明、清各代近700年之久,成为官方哲学,被视为儒学正宗,而且也成为14 世纪后东方文化主流,在朝鲜和日本都被视为国学,奉为主要道德信条。近代,朱子学传入欧美,对西方国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朱熹(文公)荣登千禧名人录,被选进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50名杰出人物之一。

朱子家训朱熹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中国家族文化的典范——朱姓的家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文化以家族主义或曰宗族主义为特色,而家法家规便是家族主义的一大体现。像中国各个姓氏家族一样,各地的朱氏家族也订立有自己的家法或族规,以此约束、教育、激励族人。然而宋明以来,自朱子《家训》和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一出,各朱氏家族纷纷转载诵习,而官府民间也相继公开刻印发行。如此一来,朱氏的这两篇家法也就成为不仅影响一家一姓,而且影响整个中国家族的家族主义典范之作。

万世宗师朱文公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云谷老人,沧州病叟,别号紫阳。是中国南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诗人。

朱熹,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的尤溪,郑安道家中。其父朱松在朝为官,因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被贬出朝廷。绍兴七年,熹随父迁建阳。绍兴十三年,父亲病逝后,他遵从父亲的遗嘱,到崇安求学于父亲好友刘勉之等著名学者。朱熹勤奋有志,刘勉之很喜欢他,将女儿许配给朱熹为妻。绍兴十七年,朱熹18岁,举建州乡贡,19岁登王佐榜第五甲第90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22岁授佐迪功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步入宦途。绍兴二十八年,朱熹在同安任职期满,即回五里夫武夷山奉母讲学。此后整整23年间,朱熹除两次应招到临安(杭州)向朝廷奏事,乾道三年访张拭于长沙,淳熙二年夏与陆九渊兄弟举行“鹅湖之会”进行学术辩论外,都在崇安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淳熙五年秋,再授命知江西南康军。两年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任职9月。又因得罪权贵去职还乡,继续著书授徒,并创建武夷精舍。直至绍熙元年才重新被起用,到漳州任知州。绍熙四年冬,才又授知潭州(今长沙)。不久即被招至朝廷,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后又因上疏触犯权臣韩佗胄,又被免职还乡。这年底,他建成竹林精舍(后改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学者益众,形成考亭学派。此后他还在南方先后创办和修复了白鹿洞、岳麓、武夷等27所书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生徒,对创建我国古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庆元二年,理学被斥为“伪学”之魁,其后又升级为“逆党”,而横遭迫害,不得不数次外出避难。庆元六年,朱熹忧郁逝世,终年71岁。死后归葬于福建省建阳县黄坑九峰山大林谷风飘罗带形。

朱熹一生从政仅有七八年,其余大约40多年的时间都在福建各地从事著述和讲学。他给后人留下了《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和《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64部、330多卷、1700多万字的著述,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他的学术成就“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被誉为继孔孟之后影响最深远的一代宗师、三代后的孔子、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

朱熹的学说,他生前虽没有被重视,但在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恢复了朱熹的名誉,先追赠中大夫、宝膜阁学士,后又追加通议大夫,封为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不久又追封为齐国公,赐谥“文”,故称文公或朱夫子,从祀孔子。此后元、明、清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朱熹学说,把朱学定为科举考试标准。清康熙帝命熊赐履、李光地等编纂《朱子大全》,并亲自撰序说:“非先王之法不可用,非先生(指朱熹)之道不可……”康熙帝非常自觉地以程朱理学作为治理天下的统治思想。朱熹被列为“十哲之次”。朱熹学说不仅对中国元、明、清以来700多年的时间有深远影响,而且对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一些国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前,朱熹学说研究已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1987年在中国厦门召开了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1990年7月,中国福州和武夷山举行了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海峡两岸及法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学者专家会集一堂。他们通过新观点、新方法对朱子学及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世界影响和当今价值等问题,开展热烈争鸣和互相切磋,进行了新的估计,为国际朱子学写下了新的篇章。1991年广东朱熹思想研究会成立。1993年初夏,在广东中山大学召开朱熹学术思想国际研究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马来西亚、韩国及各省市和香港等地区的学者以及朱子后裔代表119人。会议开得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取得了圆满成功。1994年4月中华朱熹研究会(筹)成立,对国内外的朱熹思想进一步地推动。目前,世界各地已有50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朱熹理学活动,日本、南朝鲜等都成立了朱子学研究机构。日本政府还为此拨出专款,组织全国著名朱子学家编写10卷本《朱子学大全》,同时开展了朱子学的综合研究。除日本,美、英、西德、法国、独联体和东南亚等国家近年来也很重视朱子学的研究。1984年,美国在夏威夷召开第一次朱子学国际会议,这个专题讨论一个学者思想的会议在国际上是少见的。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陈荣捷教授专程到闽考察朱熹遗迹。目前一个全球性的朱熹思想研究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普及和发展起来,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将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看了这个总该知道怎么写了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