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什么意思?

一、译文

一夜睡不好,多次醒来长叹,每次做梦都太短,来不及梦到回家就醒了,内心既幽愤又思乡,还有愧对父老的深深自责.两度赴京考试都落第,只好泪流满面地面对长安花景,辜负这帝都春色与大好年华

二、原文

再下第

【作者】孟郊 【朝代】唐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7
孟郊(751~814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浩然孙。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孟浩然次子),任昆山县尉时生郊。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孟郊曾往谒见。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 年),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韩愈称他为“酸寒溧阳尉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孟郊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又韩愈以散文著称,时有“孟诗韩笔”之誉。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李观在《与梁肃补阙书》中说:“郊之五言诗,其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孟郊的三首诗《落第》《再下第》《登第》可以看做一个系列,这首诗写于他第二次赴长安应试而不中之时。
诗的意思是说:一夜几度惊起(九是泛指),梦境短暂没有梦到家乡,第二次赶考来到长安街头,却还是只能用泪眼看着路边的野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06
孟郊的三首诗《落第》《再下第》《登第》可以看做一个系列,这首诗写于他第二次赴长安应试而不中之时。
诗的意思是说:一夜几度惊起(九是泛指),梦境短暂没有梦到家乡,第二次赶考来到长安街头,却还是只能用泪眼看着路边的野花
第4个回答  2013-03-11
一夜睡不好,多次醒来长叹,奉先兄解得妙极,雪峰在此聊以添花,供楼主拾遗:每次做梦都太短,来不及梦到回家就醒了,内心既幽愤又思乡,还有愧对父老的深深自责.两度赴京考试都落第,只好泪流满面地面对长安花景,辜负这帝都春色与大好年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