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是不是宗教?

如何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呢?如何对待生老病死?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您问的问题很好。
首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佛教是不是宗教?
佛教不是宗教。
佛是究竟圆满的觉悟,无上的根本的觉悟。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所以如果佛是宗教,那就成了自己崇拜自己,自己信仰自己了吗?这两句话不是多余吗?
但就是这个多余,障碍了我们本来的佛性。就是根本无明
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呢?
您的这一问就是无明的根本了。您本来是佛。您不自知。反而还要去找一个佛。
这样佛中找佛。结果必定是只能找到佛的局部而不是全部。就是这个局部才障碍您得到全部的佛。
放下找这一念,立即成圆满佛。放下如何这一念,立即成佛。
第三个问题:如何对待生老病死?
你放下佛中找佛,就成佛了。佛是不生不灭的。
生死是妄想。
在“观”上见性:不生不灭(全文看完,看能否开悟!)
佛在《楞严经》卷二中与波斯匿王的对话,回答了你的问题: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令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佛告大王。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惟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否。
王言。否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在“观”上见性:不生不灭
佛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没有漏洞的根本圆满的觉悟!
我们一切凡夫本来也是佛,和佛没有丝毫差别。
只是由于我们的欲望——贪嗔痴,把我们的本性给障碍住了。
觉悟的法门很多:禅宗、密宗、净土宗、天台总等等。
除了净土之外,其他的宗门需要有一定的根性。
而净土宗任何人都可以修。
用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把所有妄想杂念全部转化为阿弥陀佛。念到心中只有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有受用了。
修行心得:
首先要持戒:杀、盗、淫、妄、酒。这是必须的一步。
其次认知我们的心。我们有三颗心。
1.观心:眼、耳、鼻、舌、身
2.贪心(欲望):观心显出的相,产生贪嗔痴慢等,并做给相取名字做记号储存。
3.决策心:迷时取贪心(经验主义),悟时取观心(真心)
观这个字,古人造的好啊。又+见。说明本来为先,又见为后来见的了。那么说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觉察的一切现象是后来。那么后来之前,也就是以前是什么样子呢,或者说本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觉察到。也就是不能觉悟到。
但是我们能还原我们“观”的整个过程了:本来→见→又(见到的各种相)
从这个过程上看,见是本来和后来的纽带。而且是同一个。也就是说,不管见到的各种相多么复杂,不同。但都是见呈现出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现象,却出自同一个“见”呢?
说明本来是一样的。然后通过见还原出各种变化的相。这些相本来是一不是二,更不是多。
就好比手与手势:手势千变万化,但是都是手。说明手是手势的本来。手势和手是一不是二。
心如果贪爱手势,就被手势所转:比如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竖起大拇指。而如果有人对自己竖起小拇指,或单独伸出无名指,就会愤怒。
竖起大拇指的手势没有了,就会伤心难过,以为死了。半仙说:大拇指手势没有死,去投胎了。对吗?从相上说对。因为从一个手势又变成另一个手势了吗!但是觉悟者最明白:不管什么手势都是手。不生不灭。脱离生死苦海。逍遥自在。所以不管什么念头都是阿弥陀佛。这是净土宗修行的根本原理。阿弥陀佛 希望对您有帮助。
您的最后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看了上面的问题的解答:就知道本来没有人、活着、有所为。本来不生不灭,本来如如不动。所以我们要想回到真正的本来。就要舍。把自己的心里的念头舍的干干净净。只剩下阿弥陀佛。
也就是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并行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即成佛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3
佛教是宗教,也不是宗教。是哲学,也不是哲学。

佛教,或者称为佛法。是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证得佛道。而后将他证得佛道的修行方法,以及通过修行证得世间规律,为众多弟子所传之法。

就好像,牛顿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也不是牛顿创立的。是牛顿发现了这个原理,揭示于世,利益世界人类。

佛法所揭示的法,是宇宙之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行动中,证得此法。这就是证悟。通过修行认知法界之法,而脱离苦难。

有的人,把佛法作为一种哲学来研究。有的人作为一种宗教活动来信仰。至少从修习佛法的角度上看,都不是实修的方法。也不会能入佛法智慧。

正如你说,如何对待生老病死,人活着为什么。这都是佛法智慧为我们解释的内容。与其说为我们解释,严格的说,要通过修习,自己证得自身的所在,所为。证得自身的本来面目。这就是佛法的修行。

具体佛法的修习方法,佛经就是我们的教材。我们的老师是谁呐?佛陀告诉我们,以戒为师。你的问题的答案都有了。那就是
以戒为师,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第2个回答  2012-11-13
从现象上分析佛教,当然是宗教。
但佛教的方法却并非完全是形式化的宗教模式,佛法是认识自我的方法。佛法是升华自我的路径,同时也更是服务大众帮助大众解决生死烦恼的最佳直接途径。
所以,佛法者,成佛之路径也。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就是学佛。学佛就是学习诸佛菩萨的心行,并且按照佛法的三无漏学;戒定慧去实际修持。修正自我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长久以来积聚形成的不良习气。
如法学习佛法的经典,并且实际按照佛法的道理去实际求证;自然会有朝一日得到正确的看待生来病死这一自然正常现象的答案。
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楼主这些个问题其实很大!包涵了太多的东西啊!在楼主没有找到答案之前我只能如下告诉你活着的原因;只是活着!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太多!呵呵~~~~
很多答案是需要自己去寻觅的!那才是最最真实和最最有意义的哪!哈哈哈哈~~~~
希望可以帮到你,再会!
第3个回答  2012-11-13
准确的说,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全面点说,是“佛陀对其他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只是后来表现形式像宗教了,但其本质不变,还是“教育”。

至于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这个话题,要看缘分,不可强求。你前世如果接触过佛教,你今生就容易接受佛教,而会觉得外道的理论可信度低。反之,你会去信外道,或只信“科学”。

生老病死是“人间道”的常见事物,是人就要经历,以平常心看待即可。这是你前世所修的业缘所致,否则,你今生可能不在人间道了,而去经历其他道的事物了。

人到这个世上来是来“受报”的,是你前世所做之事让你得到的这样一个果报。同时,又是来“做事”的,也是来“造业”的,为你下一世的命运做规划。你要好好利用这个“报身”来服务其他众生。你如果能明白,就要念佛,什么都不要去想,心中只想“阿弥陀佛”,命终时佛必接引,神识永远不会再投入到任何身体里“受报”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4
宗教,宗门教义!是教义的统称,佛教是其中的一教!佛其实不存的!但从印度传来!起源之始完全是人们创始者为了一种目的而传播的!用来统一人们的心态!时至今日,最好的解释就是心中有佛就有佛!这话很深!其实世间本无佛。佛只在心中!就是教诲人们要向善!修心!所谓佛也就是人们的自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