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粒子

如题所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解读】: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学而时习之”,乃初学之文,为一境;“有朋自远方来”,则成学后事,为二境;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乃求学深造日进所得。以人为本的社会,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发展,《论语》把“知、能、德”作为构建人的和谐发展的三个要素放在开篇,由此可见千古至圣大师教育思想的精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冲破混沌,摆脱蒙昧,要求知。只有求知,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求知为用,要广泛地与志趣高洁的人交流,在实践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形成能力。但这仅仅是“人”,而不是“才”。要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要修德,这是和谐人的最高层面。“知、能、德”三者具备,才能达到孔子教育思想中树人的标准,才能符合孔子的人才观,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的标准。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是《论语》的开始,似乎,夫子对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夫子把自己最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知己不期而至,远道而来,高兴之情,无法形容;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

的确,这三条于我有切身的体会。先说第一条,学习过的知识重温旧梦时,快乐之情确乎无法形容和控制。比如年少背诵的诗词歌赋,留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渐渐被时光冲淡,一天因某种机缘又一次含英咀华,烂熟在心时,朗朗在口时,何止是快乐,简直是对逝去年华最美好的回忆和温存、无言的感动和感恩。是在过去的日子里认识了这些高贵的朋友,才至心灵重新弥漫似曾相识的快乐,何止?每每这时,我就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喜悦。更何况,夫子讲的“习”,不仅包括诗,还包括礼、乐、射、御等等当时贵族子弟要学习的六艺呢!古语云:“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夫子的弟子很多是在实现孔子的施政纲领的。《论语》大多教人要积极出世,这和《老庄》迥然有异。更何况“学而优则仕”呢!古人读书,胸怀天下,因而在这种情境下,夫子之话,万古不移。
第二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似乎是套话,但我们谁能否定,人生终究是走向愈来愈孤独和寂寞?个体生命无疑在社会和他人的碰撞中被无形地伤害。即便人生坦荡没有任何坎坷,也会被无可阻挡的时光无情地伤害。慢慢老去本来就是件残酷的事,更残酷的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种趋势。于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超越生死,追求永恒成了不老的表现母题。比如《浮士德》、比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而终究以英雄式的悲剧震撼人心。既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互相取暖,而由于某些原因,这些朋友并不能时常见到,忽然有一天不请自到,你会做何感想?不手舞足蹈才怪。
第三条,自己被别人误会的时候经常有,人与人有时是很隔膜的,但只要机缘凑巧,依然会互相了解。而在了解之前自己不愠恼,难道不应该吗?如果非要人了解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那就找他,让他了解。如无伤,人不了解你就算了,如果愠恼,我觉得是庸人自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9
悖子: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真义是什么?
时照: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不断的磨练,才能体悟到知识的力量,这种成就不能不令人喜悦。

学是认识万物的发展规律;习是在实践中反复历练,熟练掌握万物的运动规律。学是固定刻板的,习是变通无碍的。学习是一时的,实习却是一生的。

悖子:经常看见有人解释成:“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时照:这是给孔子蒙冤的解释。也是传统文化断层之所在。孔子精通人性,不会让人死啃书本,不断的去温习同一种东西,而远离生活,这是呆子的行为,有什么快乐可言。学习要在不断的实习中得到印证,才能出现喜悦之情。

比如:小鸟只学不飞,不在试飞中跌落再起,它永远也得不到飞翔的快乐。
再比如:我们学开车、学打拳,只是知道开车、打拳的要领,不等于会开车,会打拳。一定要在每天的历练中全身心的融入这些要领,并熟练地掌握了开车、打拳的变化规律,才能得到开车、打拳的喜悦。越练越精,越精越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们现在把孔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曲解成死读书、读死书。学以至上,致用为下。

参考资料:http://www.shizhao.com.cn:8080/szwhforum/upload/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1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26
1、学而时习之:本句大义:长了本事,逮着机会,派上用场。
时:《礼记·学记》:“当其可谓之时”。没有主客区分,采用今俗分析,主体自身在可以行动的状态,客观外界产生了可以行动的机会。时本指古往今来,但古往今来无限无尽,而古往今来中具体到某一节点,或刹那,也在时的范围内。具体问题情境下提及时,即凸显问题在古往今来的过程中演化到某种状态条件,此际古往今来的具体节点。说的太累了,基本不是人话,用人话还可以说:差不多就是际遇、机遇的意思。
学:学不限于读书或诵习,篇内各章都以学为核心编辑,仅“传不习”、“则以学文”、“始可与言诗已矣”三处或与诵习或读书相关,而“贤贤易色”章、“食无求饱”章明文可证不限于诵习或读书。
习:学不限于记诵、读书,则习必不限于复习、温习。习,实践。当然不会不含有经常、反复、重复义,实践一次与无数次均为习。即不精密的汉字缺少数性格之类的形态变化,多是一言以蔽之。
2、有朋来自远方:
有:或疑“朋友”伪做“友朋”,再伪做“友朋”。但“有”有无中生有义,义胜。有朋、友朋,均通。
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独学而无友,必孤陋寡闻,朋友而切磋砥砺。
远方:远方而来,近处自不必说,规模宏大。
乐:载歌载舞。
3、人不知而不愠
愠:内心怨愤
君子:道德高尚
学而章:述学之三境界,致用所学(学以致用)、成己成人(人,他者。成己成物)、为己之学(反面为人是凭誉显扬、曲学阿世)。总起本篇。
学而篇:论语为孔子弟子门人所编,弟子门人与孔子的关系建立根本于学上,学同时又是大多数人都必经的提高途径(六祖慧能也是),又是承继弘扬孔学的核心所在,所以,本篇以学总起。学与做任何都类似,包括目的、路径、内容、方式、意义、体会、成就等等。后15章即环绕学的方方面面做分述。杂家孙卿著《荀子》即效《论语》,亦以论学开篇,也不是专说诵习或读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