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的认识

如题所述

1、生活中认识形状
首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形体。

比如可以先让孩子感受圆形的饼干、硬币……尽量让孩子用手触摸,触摸物体的边缘,这样可以丰富孩子有关形状的感官体验。

需要知道的是,孩子认识形状的顺序是一般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等。

2、游戏卡片
当孩子在生活中熟悉了形状后,我们可以拿出一件孩子熟悉的物品,让孩子在图片中找出一样的图形。

如果孩子已经2~3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自己尝试用安全剪刀沿着虚线将图形剪下来,注意的是,刚开始孩子只会剪直线,不太整齐,但是没关系我们家长要鼓励孩子的尝试。

然后按照对应的颜色,给剪下来的图形涂色。

并且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使用这套游戏卡片的时候,除了可以让孩子对应每种形状掌握对应的英语单词,还可有意的引导孩子注意每种形状的不同特征,比如圆形只有1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等等。

经常玩这样的游戏,孩子可以获得有形状的多感官的经验,这为以后学习抽象的几何形体概念奠定感性基础。

3、形状对对碰
待孩子对于形状熟悉了后,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在一堆图形中来找出目标图形,这不但考验孩子的观察力,更是能够反应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每种图形的特征。

孩子一开始面对这么多的图形时,可能不能一下子都正确找出相应的图形,或者时间过长,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着急。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需要将图形的形状感知和它的名称联系起来,需要经过配对——指认——命名的过程。

希望当我们理解了孩子最开始接触事物都要经过这样复杂的步骤学习后,我们能更耐心的等待孩子,给他时间。

4、听指令找形状

我们还可以玩一个需要孩子调动视觉和听觉的小游戏,这也能帮助孩子训练专注力。如上图所示,孩子在配对时需要找出与给定的范例,比如:找出图中所有的圆形,相同的形状。

对于低龄的小宝宝来说,在开始这类游戏前,爸爸妈妈可以用我们介绍的第一种方法,用实物教给孩子皮球、大圆眼睛是圆形的。

孩子在指认时,是按照家长教的形状名称进行的,这时孩子对于形体的知觉开始和词汇建立联系,比如爸爸妈妈说“宝宝,这个大圆眼睛是圆形的。”孩子开始学着爸爸妈妈称这样的图形为“圆形”,这一过程也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孩子才能熟练掌握。

当孩子能够用抽象的词语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跟学数数从1到10一样,是最最基本的概念。可以这么说,学不好基础形状,对娃以后任何学习都有影响。

一般咱们给娃学形状还停留在对形状的简单辨认上,比如类似下面这样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放进卡槽里的游戏。

租房不必押一付三
广告
租房不必押一付三
但是今天芊妈给妞们分享的是一套关于形状认知的小课程,每天都有系统的学习内容,每周认识一个形状,一共10个形状,学完后还能装订成一本书,既能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当做成果展示,还能随时翻看复习。

下面给妞们具体说说这套课程都有哪些特点,怎么教孩子认知形状。

1、形状认知课程把形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点都覆盖到了。
第2个回答  2020-11-16
1、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形状特征  

  家长拿出一个圆形的积木告诉宝宝说:“这是圆形的 。”一边口中说儿歌:“圆形积木圆溜溜,滚来滚去真好玩。”一边拿着圆形积木滚来滚去,接着把圆形的积木给宝宝玩一会,让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认识圆形。再让宝宝选出其他圆形的积木,宝宝如果能顺利地把圆形积木选出来,要鼓励宝宝,并给予宝宝及时的反馈,加强记忆印象;也有可能宝宝会拿错,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告诉宝宝这个不是圆形的,不用告诉这是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以此来加强宝宝对圆形的认识。

  

2、通过分类加深对形状概念的理解

  让宝宝在很多的积木中找出圆形的积木,将积木分为圆形和不是圆形的两类,并将圆形的积木搭高或者将圆形的积木进行组合拼成一幅画,这样还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在身边的物品中找到相同的形状,应用形状的概念

  和宝宝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圆形。让宝宝通过观察以及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如:球、算盘珠、钟等等,帮助宝宝将圆形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圆形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如果宝宝一时想不起来,那家长可以和宝宝展开寻找“圆形”比赛,在家里或者把宝宝带到超市、公园,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多。家长当然要适当地减慢速度,偶尔让宝宝赢几次,以此激发他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致。
第3个回答  2020-11-17
形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物体的样子,
比如一个圆的球体,我们可以叫它球形。
第4个回答  2020-11-17
对于形状的认识,主要是根据人的感觉来决定的,通过日常生活的判断和认知来加以判不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