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 不字 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不字写法:不字共有四笔,重在运笔之方,重在轻重之变化。横划内带笔,重力写撇,撇后挑笔写竖。竖上轻下重。竖后左翻笔,至竖之右侧写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不的相关信息

1、基本解释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2)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3)用在句末表疑问。

2、组词

(1)作形容词,可组词:不去、不多、不料、不材。

(2)作否定词,可组词:不,我不知道。

扩展资料

一、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二、结构特点

1、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4、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

百度百科-行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0

不字的行书写法如下图所示: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一、不的释义

[ bù ]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 fǒu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二、汉字字源

“不”是“胚”的本字。甲骨文“不”字的横画表示地面;下面的须状线表示种子萌发时首先向地下生长的胚根。后来假借为“丕”、“不”和“否”。

三、组词

不用、不定、不快、不是、不想等。

扩展资料:

一、不用 [ bù yòng ] 

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

二、不定 [ bù dìng ] 

1、不稳定;不安定。

2、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问的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

三、不快 [ bù kuài ] 

1、(心情)不愉快。

2、(身体)不舒服。

四、不是

[ bù shi ]

过错;过失;缺点。

[ bù shì ]

1、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2、用于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复句中,常构成“不是……而是……”、“不是……就是……”的格式。

五、不想 [ bù xiǎng ] 

不料;没想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4
第3个回答  2018-04-17

行书“不”字的写法请见上图。

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

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老妇不闻也。——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3、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

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不以累臣衅鼓。——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有失败的意思。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用在句末,构成问句。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6

行书 不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