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粥的历史和简介

如题所述

  粥的历史

  粥在我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渊源流长。自古就有将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养胃气妙品”、“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周书》中有“皇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这是关于粥的最早的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有极细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更有养生专家认为“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事也”;大文豪 、美食家苏东坡在食粥后写下了“深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的著名诗句;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只将食粥致神仙”的诗句;清代养生家黄云鸪在《粥谱》一书中对喝粥做出了更为精辟的阐述;“一省事,二味全,三津润,四利隔,五易消化”。
  粥
  目录·广东粥
  ·潮州粥
  ·福建粥
  ·江南粥
  ·其它

  粥かゆ
  yù
  ㄩˋ
  古同“育”,生养。
  古同“鬻”,卖。
  粥
  zhōu
  ㄓㄡˉ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
  像粥的东西:泥~。乱成一锅~。
  郑码:YZUY,U:7CA5,GBK:D6E0
  笔画数:12,部首:米,笔顺编号:515431234515
  粥少僧多
  zhōushǎo-sēngduō
  [the gruel is meagre and the monks are many—not enough to go round] 准备的粥少,化斋的和尚多。比喻人多东西少而不够分
  <形>
  柔弱的样子 [delicate]。如: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又指鸡相呼声)
  粥
  <名>
  (形声。字本作“鬻”。从鬻(古文“鬲”字),米声。鬲,古烹饪器。本义:稀饭) 同本义 [gruel;porridge;congee]
  粥,驙也。——《广雅》
  驙粥之食。——《礼记·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
  崇为客作豆粥。——《晋书·石崇传》
  恃粥耳。——《战国策·赵策》
  粥以糊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粥饭僧(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粥鼓(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弱饧(甜粥)
  〈动〉
  同“鬻”。卖 [sell]
  则使其贾粥之。——《周礼·巫马》
  不粥祭器。——《礼记·曲礼下》
  田里不粥。——《礼记·王制》
  又
  戎器不粥于市。
  又如:粥画(卖画的)
  养育 [bring up]
  初俊羔助厥母粥。俊也者大也,粥也者养也。——《大戴礼记》
  嫁出 [marry off]
  请粥庶弟之母。——《礼记》。郑玄注:“粥,谓嫁之也。”

  粥(conjee)或称糜,是一种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不同地方的粥有不同的浓度,而不同地方对其他地方的粥也有不同的别称。其他常见别名还有:稀饭及撩命汤。

  广东粥
  广东人(潮汕地区人士除外)煮粥一向都爱把米煮烂,使粥变得绵滑。这种粥容易消化。而朝鲜人在生病时也都只喜欢吃类似这一类型的粥而不进食米饭。
  广东粥有时不加配料,称为“白粥”(俗称米皇),或只加少量陈皮或银杏伴煮,吃时以幼盐佐食。白粥配油条是广东常见的早餐。其他广东粥有:
  艇仔粥: 据说起源自以前广州荔湾的小贩,撑著小艇(艇仔)卖的特色粥品,称为“荔湾艇仔粥”。内有碎牛肉、花生、鱿鱼等。
  及第粥:据说以前有一书生落难行乞,得人施舍一碗粥,内放有各式内脏等厨房杂烩。后书生高中状元及第,以及第名此粥。
  猪红粥
  芥菜粥
  烧骨粥
  牛肉粥
  黄鳝粥
  皮蛋瘦肉粥
  鱼片粥
  水蟹粥
  柴鱼花生粥
  油盐粥: 只加少量的盐和一点点的油,通常在生病了的时候吃

  潮州粥
  潮汕及福建人的粥称为“糜”,米粒刚煮得爆开后,要马上收火,其貌似汤泡饭的粥水,粥身较稀,水量比广东粥多,吃时佐以干花生、菜脯或梅菜;也有一味蚝仔粥,在粥内放入新鲜蚝仔,味带鲜腥,常以芫荽和胡椒辟腥。

  福建粥
  粥在福建称为“糜”,水量比广东粥少,如日本粥一样浓,甚至可以单以筷子食用。福建白粥材料只有白米和清水,着重米香和外观,与广东粥相反,不能把米煮烂,不能过分搅拌以免破坏米粒的形状,由于水量少,必须长时间监察炉火,轻轻搅拌以免烧焦,吃时佐以菜脯、炒花生、肉松、小鱼干、煎鸡蛋或蚵仔煎等等。福建咸粥就是加入了其他材料的粥,粥身比福建白粥稀,但还是比广东粥较浓,材料随个人喜好,例如香菇、鱼和瘦肉等等,通常会用酱油调味,因此称为“咸糜”,颜色多为淡棕色,吃时加上葱花,佐以菜脯和炸花生,咸糜容易食用,特别受儿童和老人欢迎。

  江南粥
  江苏、上海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浓稠的白粥,一般不加高汤、浇头等。有时加入白糖煮制,称为“糖粥”或“甜粥”。 相传范仲淹早年求学时,食用冷却后结成冻状的厚粥,这样比较便于等量切割及携带。江南人民至今还这样操作。 钱塘江以北地区(“浙西”,包括苏南、皖南、上海)用剩饭(吴语叫“饭糍”)煮成的稀饭,称为“泡饭”或“水泡饭”,有独特焦香,是这些地区通常的早餐主食。江南人不把这种食品归入“粥”的范畴,但在北方有时混淆。浙东地区(旧绍兴、宁波两府)民俗早餐不吃“泡饭”,只吃现煮的米饭或粥。

  其它
  儿童的吃法:很多家长为了让儿童成长时多吃饭,就在粥里加肉松,肉松拌白粥。
  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粥是病人的食品,在粥中打入鸡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