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颜回子路 吃肉吗?

如题所述

所谓圣人、英雄,也是饮食男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很爱吃肉。最大证据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人们要表明对某一事物的热爱,往往会以其与自己钟爱的其他事物参照对比,从而获得强烈的衬托效果。以所谓“三月不知肉味”,来表明孔老夫子为韶乐打动之深。其潜台词是:那个时代肉食紧缺,肉味诱人而难忘,孔老夫子也是爱吃肉一族;如今连肉味都忘了,可见韶乐之尽善尽美,而孔子对音乐之天赋与沉迷也非同一般。

如果孔子吃不到肉,或者对肉味具有高度的抗诱惑能力,那么,“三月不知肉味”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正是在孔子爱吃肉的情况下,其对常人难以摆脱的口腹低级欲望的超越,才凸现了他对音乐高级文化的敏感和热爱。

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孔子吃肉的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当时的权臣阳货想召见孔子,孔子不去,便赠送给孔子一个蒸熟了的乳猪。一方面,按照当时礼制,大夫送给士礼物,士要亲自拜受,阳虎由此想逼孔子见他;另外,专门送孔子蒸乳猪,想来也是投孔子所好。

孔子一直认为自己是“士大夫之后”,所以,吃起肉来,也很讲究,而非大快朵颐的豪吃。“脍不厌细”,不嫌肉切得细;肉腐烂了(肉败),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买来的肉干,不吃(怕不干净);祭祀剩下的肉,过了三天之后,也不吃(时间长了就腐烂了)。同时,席上的肉虽然多,吃起来也不超过主食。(《论语乡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