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春江花月夜赏析

如题所述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而这首诗,被喻为“孤篇盖全唐”。

张若虚描写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春江美景。第二部分写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离愁别绪。

【译文】

(特别说明:东课堂译文,不甚标准,正规的译文请参阅正式的课本。另外书法中的字,沿用古代繁体字,与现行的规范字很多不同,例如:“摇的古体字是“揺”,应该注意区别。)

春天的江潮水势与大海连成一片,明月与海上潮水一起乍现。

鳞光闪闪千万里,又哪里会没有明月照耀?

繁花似锦的郊外,被江流宛然盘旋缠绕,月色照射下的点点闪烁的花儿,就象星点密布的冰珠。

月色如霜般倾泄,而这飞舞的动作是察觉不到的。洲上的白沙已经和月色交融,模糊得已经分辨不出来了。

江水和天空化成一色,纯净不带一点微尘,皎洁明亮的空中。只一轮孤月静静高悬。

是谁最先看见这月亮?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着人?

人生代代相生,无穷无尽,只是江上的月亮一年年没什么变化,总是那么相似。

不知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谁,只是看到长江默默静流。

一片白云轻幽空渺飞散无踪影,青枫浦上不胜忧愁。

谁在小船上漂泊?哪里有人在月夜闺楼相思?

可怜的是,楼上探照的月光,照射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在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捣衣砧上,拂也拂不掉。

这时遥遥相望同一天空,却没有彼此消息,我愿随着月色华光去,照看到你。

鸿雁翻飞,飞不出寂寞的月光;鱼龙在水中潜游起跃,也只能泛起起阵阵波纹。

昨夜梦中花落闲潭,只可惜,春已过半,仍不能回家。

江水把春色送到无穷尽的远方,江潭上的月亮又慢慢西落。

斜月渐渐无声下沉,藏在千里之外海雾,碣石与潇湘距离如此遥远,无限的路程。

不知道有几个人可以乘着月光回家,不知道西坠的月亮摇落离情,洒遍满江满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